
簡 介 英文名Strawberry angular leaf spot異名草莓角斑病 主要危害葉片。初在葉片下表面出現水浸狀紅褐色不規則形病斑,逐漸擴大后融合成一片,漸變淡紅褐色而干枯;濕度大時葉背可見溢有菌膿,干燥條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葉尖或葉緣處,因此葉片常干縮破碎。嚴重的生長點變黑枯死,葉柄、匍匐莖、花也可枯死。 [為害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片下表面出現水浸狀紅褐色不規則形病斑,逐漸擴大后融合成一片,漸變淡紅褐色而干枯;濕度大時葉背可見溢有菌膿,干燥條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葉尖或葉緣處,因此葉片常干縮破碎。嚴重的生長點變黑枯死,葉柄、匍匐莖、花也可枯死。 [病原]病原為細菌黃單胞桿菌屬草莓黃單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 Kennedy et King,屬細菌。 [侵染]病原菌在土壤里及病殘體上越冬。在田間通過灌溉水,雨水及蟲傷或農事操作造成的傷口傳播蔓延,病原菌從葉緣處水孔或葉面傷口侵入,后進入維管束向上下擴展。 [發生規律]發病適溫25~30℃,高溫多雨,連作或早播,地勢低洼,灌水過量,排水不良,肥料少或未腐熟,人為傷口和蟲傷多,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適時定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加強管理,苗期小水勤澆,降低土溫。(2)藥劑防治:定植前每公頃穴施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40%拌種靈粉劑750克,加水150升,拌入1500千克細土后撒入穴中。發病初期開始噴藥,常用藥劑有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