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Kaki Persimmon anthracnose 炭疽病是柿樹的主要病害。各地均有發生,造成枝條折斷枯死,果實提早脫落。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果實及新梢,葉部較少發生。 (1)枝干。發病新梢先產生黑色圓形小斑點,后變暗褐色,病斑擴大呈長橢圓形,中部稍凹陷,出現褐色縱裂,有黑色小粒點。天氣潮濕時病斑上涌出紅色粘狀物。枝干上病斑長10~20mm,病斑下部的木質部腐朽,病梢極易折斷。病斑以上枝條易枯死。(2)葉片。多在葉柄和葉脈處發病,初為黃褐色,后漸變為黑色,病斑呈長條形或不規則形。(3)果實。發病初期出現針頭大小深褐色小斑點,后擴大成圓形病斑,直徑5mm以上時病斑凹陷,中部密生環紋排列的黑色小粒點。空氣潮濕時溢出粉紅色粘液狀的分生孢子團。病斑深入皮層以下,果肉形成黑硬結塊。每個柿果病斑有多個,有時病斑相連,柿果提前脫落。 [病原]病原為柿盤長孢Gloeosporium kaki Hori.屬子囊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盤上聚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無色,有一至數個分隔,大小(15~30)μm×(3~4)μm。分生孢子梗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長橢圓形,大小(15~28.3)μm×3.5~6)μm。(2)特性。病菌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最低9℃,最高35~36℃,致死溫度為50℃(10分鐘)。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絲體在枝梢病斑中,或病果、葉痕和冬芽中越冬。第2年初夏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和昆蟲傳播,從傷口或直接侵入,進行初侵染。 [發生規律](1)時期。一般年份枝梢在6月上旬開始發病,雨季為發病盛期,后期秋梢可繼續發病。果實多自6月下旬開始發病,7月中下旬即可見到病果脫落,直到采收期。(2)氣候因素。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及夏季若多雨高濕,發病則重。土壤黏重,發病重。冬季末進行清園消毒,發病重。長期缺乏有機肥或施肥不合理,偏施氮肥,灌水過多,枝梢徒長,發病重。不及時疏花疏果,不重視夏剪,掛果密集,負載量過大,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采收后,徹底清除園內殘枝落葉,集中燒毀。花前追施速效氮肥,及時澆水,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追施復合肥。樹形采用自然開心形。通過修剪措施調整樹體結構,增加光照和通風。(2)藥劑防治:萌芽前全園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5月上旬噴波美0.2度石硫合劑,以保護幼葉和嫩梢。引進苗木時用1∶3∶80倍式波爾多液浸苗10分鐘,然后定植。6月上旬噴1次1∶5∶600倍波爾多液,降雨早且雨量大時適當早噴。15天后每隔7~10天噴1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500倍液,連續4次,然后再噴波爾多液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