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itrus spiny white fly異名估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ttiferus 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為害柑橘、枇杷、蘋果、梨、葡萄、柿、栗、龍眼、香蕉、橄欖、茶等。 [為害癥狀]以幼蟲群集于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處形成黃斑,蟲體分泌蜜露,誘發煤污病,導致枝葉發黑,枯死脫落,影響生長與結果。 [發生規律](1)世代。安徽、浙江每年發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2)越冬。以若蟲于葉背越冬。(3)時期。越冬若蟲3月份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從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間各蟲態均可見。 [形態](1)成蟲。體長0.85~1.42mm,體橙黃色,翅覆蓋有白色粉狀物。復眼腎形,玫瑰紅色。前翅紫褐色,有7個白色斑紋;后翅小,淡紫色。足黃色,腿節及脛節基部微黑色。雄蟲體較小。(2)卵。長約0.25mm,寬約0.12mm,近香蕉形,有1小柄黏附于葉片背面,乳白色,表面密布6角形網紋。(3)若蟲。體黑色,扁平、橢圓形,體長0.65mm,寬約0.55mm,體周具鋸齒狀白色蠟質物,體背有刺14對。蛹橢圓形、黑色。(4)蛹。蛹殼黑色有光澤、橢圓形,長0.7~1.2mm,寬0.6~0.8mm,殼邊緣呈鋸齒狀,背面顯著隆起。體背盤區胸部有9對刺,腹部10對刺,兩側邊緣雌蛹有刺11對、雄蛹有刺10對。 [習性]成蟲喜較陰暗的環境.多在樹冠內膛枝葉上活動,卵散產于葉背,散生或密集呈圓弧形,數粒至數十粒一起,每雌可產卵數十粒至百余粒.初孵若蟲多在卵殼附近爬動吸食。 [防治](1)農業。適量剪除蟲害枝和衰弱枝,清除枯枝落葉。加強栽培管理,增加樹勢,保持林間常年通風透光良好。(2)藥劑。若蟲盛發期噴20%吡蟲啉,或10%撲虱靈乳油1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