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White peach scale異名桑白盾蚧、桑介殼蟲、桃介殼蟲、桑盾蚧 桑白蚧學名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gioni-Tozzetti),屬同翅目盾蚧科。能夠為害桃、李、杏、櫻桃、蘋果、梨、葡萄、核桃、梅、柿、枇杷、醋栗、柑橘、桑等。國內(nèi)所有省、區(qū)均有發(fā)生,北、南、東向均靠近國境線,西向見于新疆庫爾勒和西藏的樟木、吉隆。局部密度很高。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敘利亞、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歐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島。 [為害癥狀]成蟲,若蟲成群寄生在枝、干上,以針狀口針插入皮下吸食汁液,嚴重時整株蓋螨介殼,層層重迭,不見樹皮,被害枝發(fā)育受阻;寄生在樹芽旁者,妨礙萌發(fā),影響樹勢,偶或也有在葉脈或葉柄兩側(cè)寄生,則引起葉片提早硬化影響桑葉產(chǎn)質(zhì)量。蟲體分泌物還易誘發(fā)桑膏藥病。 [發(fā)生規(guī)律]1.發(fā)生世代 廣東每年發(fā)生5代,浙江3代,北方2代。2.越冬 以受精雌成蟲在枝干上介殼下越冬。3.時期 5月上中旬為產(chǎn)卵盛期,5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第1代若蟲6月下旬開始羽化,盛期為7月上中旬。第2代若蟲8月上盛發(fā)。 [形態(tài)]1.成蟲 雌成蟲無翅,介殼白色或灰白,圓形或橢圓形,背面隆起;中央有一橙黃殼點,直徑1.5~2.8mm,蟲體淡黃或橙黃,梨形,體長1.4mm。雄成蟲介殼白色,似長橢圓形小繭,前端有橙黃色殼點,背面有3條隆起線,長約1.2mm;蟲體橙赤,頭部稍尖。前翅膜質(zhì)透明,有兩條翅脈,白色卵孵出若蟲白色,雄性。2.卵 橢圓形長0.25~3mm,初粉紅后變黃褐色,孵化前為橘紅色。3.若蟲 初孵淡黃褐色,扁橢圓形長,眼、觸角、足俱全,腹末有2根尾毛。4.蛹 橙黃色,長橢圓形,僅雄蟲有蛹。 [習性]取食后蟲體迅速肥大,腹部圓厚,體色轉(zhuǎn)深成紫紅色,此時介殼頂起,容易剝離。初孵若蟲能在樹枝上爬行活動,群集桑芽葉兩旁或其他裂隙內(nèi)取食,經(jīng)一周脫皮為2齡蟲,以口針固定體軀不再移動,又一周脫第2次皮,再經(jīng)1~2周脫第3次皮即為無翅雌成蟲。雌蟲交尾后交卵于介殼內(nèi)體下,也有不經(jīng)交尾行孤雌生殖的,產(chǎn)卵后即死于介殼下,雄成蟲飛翔力弱,只能在樹上爬動,壽命從幾小時到一晝夜,交尾后即死。 [防治] (1)發(fā)芽前噴5度石硫合劑或用久效磷3~5倍液涂干及枝; (2)冬季或早春刷除枝上越冬的雌成蟲; (3)幼蟲孵化期(6月)噴0.3~0.4度石硫合劑。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