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ommon lackey moth異名天幕枯葉蛾、帶枯葉蛾、梅毛蟲,俗稱頂針蟲、春黏蟲 黃褐天幕毛蟲學名: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屬鱗翅目,枯葉蛾科。為害蘋果、梨、桃、李、杏、梅、櫻桃、海棠、沙果、楊、柳等。國內分布北起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北緣靠近北部邊境線,南至臺灣、福建、江西、湖南、貴州、云南,東面濱海,西達新疆,并由青海、甘肅折入四川、云南,止于東經100度附近。東北、華北部分地方,密度較大,是當地果木的主要害蟲。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前蘇聯及歐洲、非洲。 [為害癥狀]幼齡幼蟲吐絲結網,群集網幕中取食葉片。大齡幼蟲分散危害。被害葉最初呈網狀,以后呈現缺刻或只剩葉脈或葉柄。 [發生規律]果樹發芽后幼蟲從卵殼里爬出,出殼期比較整齊,大部分集中在3~5天內。出殼后的幼蟲先在卵塊附近的嫩葉上危害。幼蟲在小枝分權處吐絲結網,白天潛伏網中,夜間出來取食,隨著幼蟲的生長,逐漸離開網幕,分散危害。離開網幕的幼蟲遇振動卵吐絲下墜。這時的幼蟲食量劇增,常將葉片吃光。 [形態](1)成蟲雌雄蟲差異很大。雌蟲體長18~20mm,黃褐色。雄蟲體長約17mm,黃白色。卵圓柱形,灰白色,200~300粒緊密粘結在一起,環繞在小枝上。低齡幼蟲身體和頭部均為黑色,四齡以后頭部呈藍黑色。老熟幼蟲體長50~60mm,背線黃白色,兩側有橙黃色和黑色相間條紋,各節背面有黑色毛瘤數個,其上生有許多黃白色的長毛。腹部暗灰色。 [防治](1)在果樹冬剪時,注意剪掉小枝上的卵塊,集中燒毀。(2)春季幼蟲在樹上結的網幕容易發現,可在幼蟲分散以前及時捕殺。(3)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幼蟲出殼后和分散危害以前。藥劑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殺螟硫磷乳劑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劑15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青蟲菌粉劑8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