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herrysawfly異名桃粘葉蜂 學名Caliroa matsumotonis Harukawa屬膜翅目葉蜂科。國內分布于西北和山東、河南、山西、四川、云南、江蘇等。寄主有桃、李、杏、櫻桃、梨、柿、山楂等。 [為害癥狀]桃粘葉蜂以幼蟲為害葉片。低齡幼蟲食害葉肉,僅殘留表皮,幼蟲稍大后取食葉片呈不規則缺刻與孔洞,嚴重發生時將葉吃得殘缺不全,甚至僅殘留葉脈,從而影響樹體生長及樹勢。 [發生規律]以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冬。 [形態]成蟲:體粗短,長10~13mm,寬5mm,黑色,有光澤。頭部較大。觸角絲狀,9節,上生細毛。復眼較大,暗紅色至黑色,單眼3個,在頭頂呈三角形排列。前胸背板后綠向前凹入較深。雄蟲胸部全黑色,雌蟲胸部兩側和肩板黃褐色。翅寬大、透明,微帶暗色,翅脈和翅痣黑色。足淡黑褐色,附節5節,前足脛節具端距2個。雄蟲腹部筒形,雌蟲略呈豎扁,產卵器鋸狀。幼蟲:體長10mm,黃褐至綠色。頭近半球形,每側單眼1個,其上部有褐色圓斑。體光滑,胸部膨大,胸足發達,腹足6對,著生在第二至六腹節和第十腹節上。臀足較退化。初孵幼蟲頭部褐色,體淡黃綠色。單眼周圍和口器黑色。卵:綠色,略呈腎形,長1mm,兩端尖細。 [習性]河南、南京等地,成蟲于6月羽化出土,飛到樹上交尾產卵,未經交尾的雌蟲亦能產卵,且能孵化為幼蟲。成蟲產卵時先用鋸狀產卵器刺破葉表皮,卵多散產干嫩葉背面表皮下組織內。卵期10余天。幼蟲孵化后破表皮而鉆出,由葉緣向內食害,取食時多以胸、腹足抱持葉片,尾端常翹起。幼齡幼蟲食害葉肉,殘留表皮,幼蟲稍大后將葉吃得殘缺不全,呈不規則缺刻與孔洞,或僅殘留葉脈。在西北陜西等地8月上旬幼蟲為害最烈。幼蟲于9月上中旬老熟后,入土結繭越冬。越冬部位以離地表下3cm左右土層內居多。 [防治]1.農業措施:在春、秋季對果園進行深翻或淺耕,可將越冬繭暴露地面,或埋入土壤深層,均可殺滅越冬幼蟲。2.地面防治:在6月份地面防治桃象蟲和桃蛀果蛾時,用25%對硫磷微膠囊,或25%辛硫磷微膠囊等300倍液地面處理時,對桃粘葉蜂有很好的兼治作用。3.樹上噴藥:在幼蟲發生為害期,樹上可噴灑80腸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1200倍液,在防治桃蛀果蛾時,樹上噴灑50%對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藥劑,對桃粘葉蜂亦有較好的兼治作用,不用再單獨噴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