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Yangtao canker 獼猴桃潰瘍病是獼猴桃的一種主要病害。 [為害癥狀](1)枝干:主干和枝條受害,病部皮層水漬狀軟腐,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黏質菌膿,與植物傷流混合后呈黃褐色或銹紅色。病菌能夠侵染至木質部造成局部潰瘍腐爛,影響養分的輸送和吸收,造成樹勢衰弱,嚴重時可環繞莖桿引起樹體死亡。(2)葉片:在新生葉片上呈現褪綠小點,水漬狀,后發展成不規則形或多角形、褐色斑點,病斑周圍有較寬的黃色暈圈。在連續低溫陰雨的條件下,因病斑擴展很快,有時也不產生黃色暈圈。(3)花:花蕾受害后不能張開,變褐枯死后脫落。受害輕的花蕾雖能開放,但速度較慢或不能完全開放,這樣的花可能脫落也可能座果,但形成的果實較小,易脫落或成為畸形果。 [病原]病原為丁香假單胞桿菌獼猴桃致病變種Pseudomouas syringae pv. aeteiuidiae。(1)形態:菌體短桿狀,單細胞,無莢膜,無芽孢,極生鞭毛1~3根(以1根居多)(2)特性: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生長的溫度4~40℃,41℃病菌的生長受到抑制。 [侵染]病原獼猴桃潰瘍病菌是一種腐生性強,又能耐低溫的細菌。病菌主要在有病的枝蔓上越冬,也可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可隨菌膿從病部溢出,借風雨、昆蟲傳播,或在春季修剪、綁枝等農事操作時,借修剪刀、農具等傳播,從植株的氣孔、水孔、皮孔、傷口等處侵入。在適宜條件下,潛育期3~7天。一年中有兩個發病時期,第1個是春季,在獼猴桃萌芽前期至謝花落花期。從3月上旬開始發病,在春季的傷流期出現發病高峰。以主干、枝蔓發病為主,受害最重,葉片發病很少。隨著溫度的升高,主干和枝蔓逐漸停止發病,葉片、花蕾和花瓣上開始發病。謝花期溫度較高,病害停止擴展。第2個發病時期是秋季果實成熟期前后。在4月中旬開始發病,主要為害秋梢葉片,主干、枝蔓很少發病。 [發生規律](1)寄主抗病性:不同品種之間的抗病性有差別。秦美獼猴桃發病率高,亞特次之,海沃德較輕。(2)氣候因素:低溫高濕發病重。春季旬平均氣溫0℃左右病害開始擴展。旬平均氣溫在10℃左右時,遇陰雨高濕或揚塵有霧天氣病害容易流行。當旬平均氣溫達16℃左右時,病害發展非常緩慢。早春氣溫回升早,發病早;陰雨天氣多而長,病害易嚴重發生。(3)冬季樹體的凍害程度。越冬休眠期溫度低,低溫持續時間長,特別是突然氣溫驟降,樹體遭受凍害,抗病力下降,易引起病害的發生,且發病重。(4)農事操作和修剪中機械損傷造成傷口多,愈合速度慢,有利病菌入侵,病害發生重。近年來,獼猴桃價格越來越低,果農的生產積極性下降。有些果農在秋季采果后不及時施基肥,不再施藥防病,且將本應在元月份土壤封凍前完成的修剪綁枝工作,推遲到年后2月份左右進行,造成大量傷口難以愈合,引起樹體傷流大面積發生,使潰瘍病在獼猴桃上的為害越來越重。(5)樹體超負荷掛果,使用果實膨大劑,造成樹勢衰弱,抗病力下降,易受潰瘍病菌的侵染。 [防治](1)檢疫:加強苗木檢查,嚴禁從病區調運苗木、接穗和插條,防止遠距離傳播。(2)農業防治:①因地制宜選育引進抗病品種,如海沃德、95-1、金魁、紅陽等。②重視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綜合抗病能力。以有機肥為主,平衡施肥,施足基肥,特別是采果后施好追肥,噴葉面肥補充營養,培養健壯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合理灌水,如及時排澇和冬季干旱適量澆灌防凍等。傷流前期不灌水,過于干旱應少灌水,避免嚴重傷流而引起潰瘍病的蔓延。③適時修剪和綁束枝蔓,剪除病枝、病葉等病殘體,并集中帶出果園燒毀,防止病原的擴散,減少病原的越冬基數。在1月份,即土壤封凍前完成修剪綁束枝蔓工作。重視夏剪,不使樹冠過于郁閉,保證樹體通風透光良好。④合理掛果,科學管理。根據樹勢確定適度負載量,搞好疏蕾、疏花和疏果工作,可將產量控制在15 000~22 500kg/hm2。不使用大果靈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防止出現大小年,保持健壯樹勢,提高抵抗潰瘍病的能力。(3)藥劑防治:①冬剪后,結合清園,全園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等量式倍式波爾多液,消滅越冬病菌及害蟲,降低來年發病指數。②潰瘍病發生較輕的果園,可及時剪除病枝,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涂抹病疤,發生嚴重的果園可先刮除病皮,涂藥保護,待傷流期過后再剪除病枝。③3月上中旬,噴藥防治,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400倍液,或12.5%烯唑醇2 000~2 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或20%葉枯唑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 600~7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④發病較重的果園在9月初至果實采收后要再次噴藥,用10%速補8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