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Chestnut powdery milde 栗白粉病是栗的一種普通病害。發生在各栽培地區。 [為害癥狀](1)枝干:嫩梢被害部亦生白粉,嚴重時幼芽和嫩葉不能伸展,甚至枝梢枯死。(2)葉片:主要為害葉片及嫩梢。先于葉而發生不規則形的褪綠斑,而后在病斑表面產生白粉狀物。秋季在白粉層上產生黑色顆粒狀物。 [病原]病原為榿叉絲白粉菌Microsphaera alni (Wallr.) Salnlon,無性世代為櫟粉孢霉Oidium quercdinum Thum和球針白粉菌Pyllactinia roboris(Gachet)Blu.,無性世代為擬卵孢霉Ovulariopsis sp.。均屬于子囊菌亞門真菌。(1)榿叉絲白粉菌:閉囊殼內含4~8個子囊,子囊孢子橢圓形(17~26)μm×(9~15)μm。附屬絲5~14根,呈二叉狀分枝2~4次,末端分枝卷曲。(2)球針白粉菌:閉囊殼黑褐色,球形,上生基部膨大成球狀、上部針狀的附屬絲,內生子囊孢子。菌絲體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梗,梗上生分生孢子,單生,孢子頂端尖。 為害栗、茅栗、櫟等 [侵染]病原以閉囊殼在病葉或病梢上越冬,第2年4~5月份間釋放子囊孢子,侵染嫩葉及新梢。在病部產生白粉狀的分生孢子,在生長季節里可多次侵染為害,9~10月份形成閉囊殼。 [發生規律]苗木及幼樹發生較重,大樹發病較少。 [防治](1)農業防治:減少菌源。結合冬季修剪,剔除病枝、病芽;早春及時摘除病芽、病梢。加強管理。施足底肥,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2)藥劑防治:春季開花前嫩芽剛破綻時,噴布波美1度石硫合劑或噴布15%三唑酮1 000倍液。開花10天后,結全防治其他病蟲害,再噴藥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