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Jujube ashy-stem blight異名棗苗爛根病 棗苗莖腐病在在各栽培地區均有發生。 [為害癥狀]酸棗實生苗及華棗歸圃苗,萌芽出土3~10cm、著葉3~10片時,綠色主莖及葉片呈現淡黃,進而蒼白,枯萎而死。但蒼白的葉片枯存不落。挖土剖苗觀察,可清楚地看到,病苗土層中的主莖黑褐色,皮層腐爛,主莖木質部及髓均已壞死,因正常輸導系統中斷,苗木枯死,有的根系也已腐爛。歸圃苗同主莖相連接處的老根上,有壞死的黑斑,剖之皮層腐爛,其中有很多黑色的小菌核。 [病原]菜豆科球殼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Tassi) Goid.,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體在寄主莖根表皮下或皮層與木質部間能產生很多小菌核,菌核扁球形或橢圓形、粉末狀,黑褐色。直徑50~200μm。分生孢子器。有孔,埋生于寄主組織中,孔口開于表皮外。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單細胞大小(16~30)μm×(5~10)μm。 [侵染]病原是弱寄生菌。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以菌核和菌絲在病苗殘體中及土壤內越冬。春末氣溫高、外界條件適宜時,開始侵染寄主。 [發生規律]5月初發病,6月入盛期,7月下旬終止。5~7月實生育苗及歸圃育苗的幼苗上均有發生。高溫、高濕環境利于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提高土壤肥力,增強苗木抗病力。(2)藥劑防治:萌芽期對苗床普噴1∶1∶200倍式波爾多液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