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梨大蚜學名:Pyrolachnus pyri (Buckton)屬同翅目,大蚜科,植株受害率一般為30%~40%,嚴重果園受害植株高達80%~90%.國內分布于四川、云南國外分布于印度. [為害癥狀]成蚜和若蚜群集梨樹枝干上被害處初為濕潤黑色,隨之枝葉生長不良,樹勢衰弱造成枝條干枯死亡其排泄物蜜露落于枝、葉,或地面雜草上,好似一層發(fā)亮的油,若被煤煙病菌寄生就呈黑色,直接阻礙梨樹光合、呼吸等生理作用的正常進行。 [發(fā)生規(guī)律](1)發(fā)生世代:梨樹上發(fā)生2代。(2)越冬及初次蟲源:以數十粒到幾百粒的卵密集于梨枝上越冬從10月份起到次年4月的冬春季節(jié)在梨樹上生活。(3)天敵:異色瓢蟲、草蛉、分盾細蜂和食蚜蠅其中食蚜蠅不僅取食早,而且食量大,一頭幼蟲一生取食3齡以上若蚜多的可達27頭,少的也有21頭,平均是23頭。 [形態(tài)](1)成蟲:可細分為以下5種類型:①干母無翅,體長5.6mm,體寬3.8mm體卵圓形,灰黑色前額呈圓頂狀,有明顯背中縫,眼有眼疵觸角黑褐色,共6節(jié),第1、2節(jié)粗短,第3節(jié)的長度略等于第4~6節(jié)的總長,腹管短截,位于多毛黑色的圓錐體上尾片末端尖圓形。②干雌體長5.2mm,體寬2.3mm,橢圓形,頭、胸部黑色,腹部灰黑色觸角6節(jié),第3節(jié)的長約為第4~6節(jié)的總長有翅2對,透明,但基部不甚透明前翅翅痣明顯較長,但不超過翅的頂端,脛分脈不彎曲體被多數長毛腹部第1、8節(jié)有一黑褐色橫帶。③僑蚜體長5.2mm,體寬2.8mm卵圓形,灰黑色觸角6節(jié),第4節(jié)上有2、3個圓形感覺圈無翅。④性母體長5.6mm,體寬2.7mm,橢圓形頭、胸部黑色,腹部灰黑色體背多毛。⑤性蚜又分為以下兩類:a、無翅雌蚜體長4.6mm,體寬2.4mm卵圓形,灰黑色觸角6節(jié)b、有翅雄蚜體長4.2mm,體寬1.7mm,長卵圓形。(2)卵:長橢圓形,長徑為1.5~1.6mm,寬徑為0.4~0.5mm初產時為淡黃褐色,以后變?yōu)楹诤稚泄鉂伞?/p> [習性]若蚜每脫1次皮后,便有向枝的上下左右擴散遷移習性,常是一群蟲體經過遷移擴散后又會重新組成多個群體為害。 [防治](1)農業(yè)防治:①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結合果園的冬季管理,剪除有卵蟲枝或抹殺蟲卵,從而消滅了越冬蟲卵,減少了越冬蟲源②梨園中如有個別植株或枝條發(fā)生為害,隨時可用人工方法抹殺消滅。(2)生物防治:梨大蚜的天敵種類較多,應加以保護和利用。(3)藥劑防治:利用梨大蚜有群集為害的習性,在若蚜盛孵期,成蟲產仔盛期,或干雌遷飛前,在梨樹上用點噴方法進行噴藥防治用藥種類可參見梨粉蚜。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