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Pear phylloxer異名梨黃粉蟲、梨瘤蚜 梨黃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is (Kishida)同翅目根瘤蚜科。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等地。 [為害癥狀]若蚜開始為害果實,以萼洼、埂洼和2果之間較多,尤其是套袋果、宿萼果在萼洼處更多,若蚜在侵害處繁殖定居。成蚜產(chǎn)卵集中成堆,并有不少黏在母體背上,看似一團黃粉。 [發(fā)生規(guī)律](1)世代。每年發(fā)生8~10代。(2)越冬。以卵在果臺、樹皮裂縫、潛皮蛾為害的翹皮下或枝干上的殘附物內(nèi)越冬。(3)時期。6月中旬開始向果上轉(zhuǎn)移,7月多集中于萼洼處為害,隨著蟲量增加,逐漸蔓延至果面上為害,繁殖。果面呈現(xiàn)堆狀黃粉。8月中旬果實近成熟期,為害尤為嚴(yán)重。 [形態(tài)](1)成蟲。干母、普通型、性母均為雌性,行孤雌卵生,形態(tài)相似。體略呈倒卵圓形,長0.7~0.8mm,鮮黃色。有性型體長0.35~0.5mm,長橢圓形,鮮黃色,口器退化。(2)卵。黃綠色,孵化前出現(xiàn)紅色眼點。(3)若蟲。若蟲與成蟲相似,僅體較小,淡黃色。 [防治](1)農(nóng)業(yè)。秋末至早春發(fā)芽前,刮除粗皮翹皮,并清除樹上的殘附物,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卵。對于套袋梨。當(dāng)普通紙袋梨黃粉蚜為害率在20%以下時,可選用臺果系列防蟲果實袋。套袋前將袋口浸藥可有效地降低前期入袋為害率。藥劑可選用10%萬靈殺蟲粉200倍液,浸濕袋口1/3。套袋時選用捆扎帶扎袋口,材料為雙面塑膜膠帶,膠帶長6~7cm,將袋口扎3圈以上,從袋口扎到袋口以上的梨柄處,扎緊扎嚴(yán)可有效阻止黃粉蚜入袋。(2)藥劑。7~8月份危害梨果期噴50%避蚜霧2 5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