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ach bacterial shot hole 桃細菌性穿孔病在我國各桃產區均有發生,是桃樹的主要病害。為害性大,在多雨年份或多雨地區,常造成葉片穿孔,引起大量早期落葉和枝梢枯死,影響果實正常生長或花芽分化發育不良,引起落花落果和品質變劣。 [為害癥狀](1)枝干。有2種病斑。春季潰瘍斑。發生在前1年夏季已被侵染的枝條上。春季新葉出現時,枝梢上形成暗褐色水漬狀小皰疹塊,直徑約2mm,后擴展長達1~10cm,但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的1/2。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原溢出,開始蔓延。夏季潰瘍斑。多于夏末發生,在當年嫩枝上產生水漬狀紫褐色斑點,圓形,中央凹陷,最后皮層縱裂后潰瘍,病斑不易擴展,病斑多時枝條枯死。(2)葉片。初在葉背近葉脈處產生淡褐色水漬狀小斑點,后葉面也出現,多在葉尖或葉緣散生。病斑擴大后成為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角質化,周圍有水漬狀黃綠色暈環,最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處產生一圈裂紋,病斑中央組織脫落而形成穿孔。(3)果實。初為褐色水漬狀小圓斑,后擴大,變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漬狀。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常出現黃白色粘質分泌物。干燥時病斑上或其周圍常發生小裂紋,嚴重時發生不規則大裂紋。但此病只限于果實表皮發病。 [病原]病原為甘藍黑腐黃單胞菌桃穿孔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 (Smith) Dye,屬黃單胞桿菌屬。(1)形態。菌體為桿狀,較短,大小0.5μm×1)μm,兩端圓,有1~6根單鞭毛。(2)特性。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病菌發育適溫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溫度51℃。病菌在干燥條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條潰瘍組織內,可存活1年以上。(3)寄主。桃、李、杏、櫻桃、梅等核果類果樹。 [侵染]病原主要在枝梢的潰瘍斑內越冬,第2年春隨氣溫上升,從潰瘍斑內滋出菌液,借風雨和昆蟲傳播,經葉片氣孔和枝梢皮孔侵染,引起當年初次發病,一般3月份開始發病,10~11月份多在被害枝梢上越冬。 [發生規律](1)品種因素。晚熟品種發病重。(2)氣候因素。溫度適宜,雨水頻繁或多霧、重霧季節,發病重。(3)栽培因素。果園郁閉、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板結、缺肥或偏施氮肥都會致使發病較重。 [防治](1)農業防治:開春后要注意開溝排水,達到雨停水干,降低空氣濕度。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適當增加內膛疏枝量,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使樹體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在10~11月份桃體眠期,也正是病原在被害枝條上開始越冬,結合冬季清園修剪,徹底剪除枯枝、病梢,及時清掃落葉、落果等,集中燒毀,消滅越冬菌源。(2)藥劑防治:發芽前噴波美50度石硫合劑,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發芽后噴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幼果期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硫酸鏈霉素4 000倍液,或硫酸鋅石灰液。6月末至7月初噴第1遍,半個月至20天噴1次,噴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