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ach powdery mildew 桃白粉病在各地普遍發生。入夏以后,桃白粉病會引起早期落葉,對樹勢無大的影響。果實發病時可引起褐色斑點,重者果實變形。 [為害癥狀](1)枝干。發病新梢在老化前出現白色菌絲。(2)葉片。9月份以后,葉片初現近圓形或不定形白色霉點,后霉點逐漸擴大,發展為白色粉斑。粉斑可互相連合為斑塊,嚴重時葉片大部分乃至全部為白粉狀物所覆蓋。發病葉片褪黃,干枯脫落。(3)果實。果實5~6月份出現白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菌絲叢,粉狀,接著表皮附近組織枯死,形成淺褐色病斑,后病斑稍凹陷,硬化。 [病原]病原一種是三指叉絲單囊殼菌Podosphaera tridactyla Wallr deBary,是發生較為普遍的病原;另一種是桃單殼絲菌Sphaerotheca pannosa (Wallr.) Leveille var. Persicae Worornichi.。兩者均屬于子囊菌亞門真菌。(1)形態。三指叉絲單囊殼菌。菌絲外生。葉上菌叢很薄,發病后期近于消失。分生孢子稍球形或橢圓形,無色,單孢,在分生孢子梗上連生,含空泡和纖維蛋白體。大小(16.8~32.4)μm×(10.8~18)μm。分生孢子梗著生的基部細胞肥大。子囊殼球形或稍球形,小型,直徑84~98μm,黑色。子囊殼頂部有2~3條附屬絲,直而稍彎曲。頂端有4~6次分枝,長154~175μm,中間以下為濃褐色。子囊殼內有1個子囊。子囊長橢圓形,有短柄,大小(60~70.8)μm×(53.6~57.6)μm。子囊孢子有8個,橢圓形至長橢圓形,無色,單孢,大小(19.2~26.4)μm×(12~14.4)μm。桃單殼絲菌。分生孢子橢圓形至長橢園形,無色,單孢,分生孢子梗上連生,含空泡和纖維蛋白體。大小(20.8~24)×(13.2~16)μm。(2)特性。分生孢子萌發溫度為4~35℃,適溫為21~27℃,在直射陽光下經3~4小時,或在散射光下經24小時,即喪失萌發力,但抗霜凍能力較強,遇晚霜仍可萌發。(3)寄主。桃、杏、李、櫻桃、梅和櫻花等,但桃單殼絲菌寄主只有桃和扁杏。 [侵染]在南方病原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染和再侵染的接種體,借氣流傳播,完成病害周年循環,越冬期不明顯。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北地區,病原在最里面的芽鱗片表面越冬,春天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發生因素 [防治](1)農業防治:秋后清理果園,掃除落葉,集中燒毀。(2)藥劑防治:發病期噴波美0.3度石硫合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三唑酮硫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