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ach hornworm異名桃六點天蛾、棗天蛾、棗豆蟲、桃雀蛾。 桃天蛾學名Marumba gaschkewitschii Bremer et Grey屬鱗翅目天蛾科,為害桃、杏、李、棗、櫻桃、蘋果、梨、葡萄、枇杷等。國內分布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寧夏,南抵臺灣及廣東、廣西、云南,東接國境線,西達甘肅、青海,折入四川、云南,并再向西延,止于西藏。各地均較常見,但密度一般不高。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前蘇聯。 [為害癥狀]幼蟲食葉,常僅殘留粗脈和葉柄。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東北一年發生1代,河北、山東、河南2代,江西3代。(2)越冬及初次蟲源:均以蛹于土中越冬。(3)天敵:幼蟲有絨繭蜂寄生。 [形態]1)成蟲:體長40~46mm,翅展71~77mm,觸角枯黃,前翅黃褐色,外線、中線及內線棕褐色。端線色較深,與亞端線之間有棕色區。后角有相連結的棕黑色斑兩塊。后翅枯黃略帶粉紅色.翅脈褐色,后角有黑色斑。前翅反面基部至中室呈粉紅色,外線與亞端線之間黃褐色。后翅反面粉紅色,各線棕褐,后角色深。(2)卵:卵長2.8~3.0mm.寬1.9~2.1mm,饅頭形,翠綠色透明.有光澤。卵全部轉深綠色時即將孵化。(3)幼蟲:體綠色,橫褶上著生黃白色顆粒。1齡幼蟲頭近似圓形。尾角上生有稀疏黑刺。腹部后邊逐漸粗大。前部較小.臀足比體寬約0.22mm。胸部兩側各有1條與背線平行的黃綠色線.腹部1~8節各有2個八字形紋。腹部第1節小八字形紋與胸部橫紋相連結.大八字形紋與腹部第2節小八字形紋相連接。依次排列。腹部第8腹節大八字形紋與尾角兩側黃色斜線相接尖消失。各齡幼蟲體長。幼蟲體壁布滿黃色小顆粒。2~5齡幼蟲頭變為尖形,6齡幼蟲頭、頭寬。(4)蛹:體長30~45mm,黑褐色,腹末端有短刺。 [習性](1)成蟲:成蟲晝伏夜出,黃昏開始活動,有趨光性。(2)幼蟲:老熟幼蟲多于樹冠下疏松的土內化蛹。 [防治](1)農業防治:①冬季翻耕樹盤挖蛹,將在土中越冬的蛹翻至土表,使其被鳥類啄食,或曬干。②幼蟲發生期,發現有幼蟲為害時,應仔細檢查被害葉周圍的枝葉上有無幼蟲,如有,則應及時消滅。(2)物理防治:用燈光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3齡幼蟲達到3~5頭/m2時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或4.5%功夫菊酯乳油,用量為525~675ml/hm2,加水噴霧。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