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Apple tree blister canker異名蘋果樹發泡性胴枯病 蘋果樹泡性潰瘍病在四川省分布較普遍,以蓬溪、射洪等地一些果園發病重。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衰老的蘋果大樹樹干,也可為害健壯樹的主側枝與主支相接的大枝。當發病1~2年后,病部表皮呈泡狀突起,表面死亡后,干枯破裂,露出圓形、中央凹陷的釘頭狀物(子座),其中部密生小黑點,釘頭狀物相對應的部位可見1個個黑褐色圈紋。該病是由病菌從傷口侵人,先經木質部然后擴展到皮層,初期潮濕時,常溢出褐色液體。被害的枝干枯,嚴重者全株死亡。 [病原]病原為Nummularia discreta (Schw.) Tulb,屬子囊菌亞門。(1)形態:子座釘頭狀,單生或連片生,初生于樹皮下,后露出。子座呈盤狀或杯狀,圓形或橢圓形,大小(3~7)μm×(5~13)mm,中部下陷,邊緣隆起,灰黑色至黑褐色或黑色。子座中央密生黑色小點,即子囊殼的孔口。子囊殼長卵圓形至圓筒形,埋生于子座內,具長頸,孔口外露,大小(0.9~1.3)μm×(0.2~0.4)mm。子囊殼殼壁極薄,膜質,黃褐色,后期與子座分離或大部分分離,成袋狀收縮懸于子座腔中。子囊圓筒形,頂部鈍圓,頂壁較厚,基部細具短柄,無色透明,大小(105~165)μm×(12.5~17.5)μm,子囊壁易消解。子囊孢子8個,單行排列。孢子幼嫩時橢圓形,單胞,無色,后期呈圓球形,暗褐色至黑色,成熟時產生縱行的發芽縫,子囊孢子大小(10.25~15.0)μm×(9.0~12.5)μm。 (3)寄主。為害蘋果、梨、山梨、花揪以及樺,木蘭、榆及皂英等多種木本植物。 [侵染]病原該病病原在病組織內越冬。病菌通過傷口侵入木質部,木質部先腐爛,然后再擴展到皮層。病害發生在3~4月份。 [發生規律](1)樹勢:幼樹和健壯樹抗病力強,樹勢弱,特別是修剪大枝干不當,而又沒有對傷口采取保護的樹發病重。(2)氣候因素:雨水多的年份發病重。當氣溫升高達15℃以上時,如這段時間陰雨連綿,被害部便流膠,病害擴展也更迅速。天氣干燥則發病較輕。(3)栽培因素:果園管理粗放,病蟲嚴重,大小年顯著,或土壤板結,植株根系生長不良,促使樹勢衰弱等條件均可引起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該病的防治主要是增強樹勢,保護樹體。(1)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以增強樹勢,提出樹體的抗病力;合理修剪,對傷口應及時進行清毒保護,防止病菌侵入;及時刨除病重樹及死亡樹;及時刮治病斑。(2)化學防治:對修剪造成的大傷口,應涂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倍液,進行消毒保護。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