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Apple ermine moxh異名蘋果巢蟲、蘋果黑點巢蛾 蘋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鱗翅目,巢蛾科。為害蘋果、沙果、山楂、杏、海棠、梨、李等。國內分布北起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南抵長江附近,最南采地江蘇揚州、安徽合肥、湖北恩施、貴州梵凈山、四川西昌,東接國境線,西達新疆西陲,并自青海折入四川,止于盆地西緣。東北、內蒙、寧夏、甘肅、青海幾個省、區,密度較高。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前蘇聯及歐洲。 [為害癥狀]幼蟲從卵鞘爬出后,成群地用絲將嫩葉縛在一起,潛入嫩枝尖端的組織內,在上下表皮間取食葉肉,完成第1齡的發育。然后,從殘葉內爬出,再吐絲連綴若干新葉片,隱藏其中取食。2~5齡幼蟲取食一般在下午日落前后,其他時間均停留在巢內不動,當把巢網內葉片吃光后,開始轉移到新位置。幼蟲4~5齡期進入暴食期,是一生為害最重的時期,平均1只幼蟲能食葉片1027mm2。老熟幼蟲停止取食,即在網巢內吐絲作繭、化蛹,一般繭在網巢內較均勻地分布并下垂和地面垂直,頭尾方向基本一致。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一年發生1代。(2)越冬及初次蟲源:以初孵幼蟲在枝條上的卵鞘下越冬,翌年蘋果花芽放開或花序分離時出鞘為害。(3)天敵:寬盾枚寄蠅、金光小寄蠅、巢蛾多胚跳小蜂等。 [形態](1)成蟲:雌蛾體長18mm,翅展36mm,雄蛾略小。全體白色,頭、胸、足及腹部基半部白色帶微黃。復眼球形,黑色,雄觸角羽狀,雌蛾前翅后緣有1對黑褐色紋,腹部粗大,尾部有黃色毛叢,當卵產完后,用以覆蓋卵塊。雄蛾腹部瘦小,第3腹節腹面起有短小黃毛,前翅后緣有2對黑褐色紋,有時內黑紋消失或兩紋全消。(2)卵:卵橢圓形,扁平,長徑約0.6mm。初產時乳白色,后漸變為淡黃色,近孵化時為暗紫色。卵塊產,常30~40粒排列成魚鱗狀,上覆蓋紅色膠質物,干后形成卵鞘,色似寄主枝條。(3)幼蟲:幼蟲共5齡。末齡幼蟲體長17~20mm。頭、胸、足、前胸背板和臀板均為黑色.胴部背面兩側有兩縱列黑斑,每節2個,每個黑斑附近有3個黑色毛瘤。腹足趾鉤呈多行環狀排列,臀足趾鉤3行缺環。(4)蛹:蛹長6~llmm,黃褐色。蛹的末端有4~5根臀棘。(5)繭:繭土黃色,長橢圓形,繭層薄,有毒毛。 [習性](1)成蟲:成蟲白天多在葉背靜伏,傍晚,或夜間活動。(2)幼蟲:出蟄幼蟲成群用絲把嫩葉縛在一起,潛入嫩葉尖端取食葉肉,致葉尖焦枯干縮,稍大后于枝梢吐絲結網在巢里為害,食光后轉移結新巢,嚴重的可把全樹葉片吃光,致樹冠布滿網巢和枯碎葉片。 [防治](1)農業防治:幼蟲發生期在樹上結的網幕很明顯,結合果樹夏剪或其他農事操作,及時剪除卷葉網幕,消滅其中的幼蟲或蛹。(2)藥劑防治:①果樹落葉后,或早春發芽前,噴布波美5度石硫合劑,能殺死未出卵鞘的幼蟲。②在發生量大時,于蘋果開花前7~10天,噴布50%馬拉硫磷熱霧劑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