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Pear pink rot異名'梨果紅腐病 梨果紅粉病主要在果實生長后期和貯藏期發生。在常溫庫貯存時,常在梨黑星病斑上繼發侵染。 [為害癥狀]果實上初期病斑近圓形,黑色或黑褐色,凹陷,軟腐,直徑1~10mm,果實變褐軟化,果肉有苦味。果皮破裂時上生粉紅色霉層,最后整個果實腐爛。 [病原]病原為粉紅單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 (Bvll.) Link。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無橫隔或少橫隔,大多不分枝,大小(160~300)μm×(3~3.5)μm;分生孢子疏松地聚集在孢子梗頂端,倒卵形,有1個隔膜,分隔處綴縮或不緩縮,頂端細胞向一邊稍歪,初期無色,后變成淡粉紅色,大小(12~22)μm×(7.5~12.5)μm。(2)寄主。梨、蘋果、桃、杏、板栗等多種果實。 [侵染]病原以分生孢子隨病殘體越冬或在土壤、貯藏庫內越冬。是一種寄主范圍廣泛的弱寄生菌,可各種植物和土壤內腐生。通過空氣傳播,從各種傷口侵入。 [發生規律]病原在20~25℃發病快,降低溫度對病原有一定抑制作用。梨樹生長后期發生,為害嚴重。 [防治](1)農業。在采收、分級、包裝、搬運過程中盡可能防止果實碰傷、擠傷。入貯時剔除傷果,貯藏期及時去除病果。(2)物理。注意控制好溫度,使其利于梨貯藏而不利于病菌繁殖侵染。有條件的可采用果品氣調貯藏法。如選用小型氣調庫、小型冷涼庫、簡易冷藏庫等,采用機械制冷并結合自然低溫的利用,對梨進行中長期貯藏可大大減少本病發生。對包裝房和貯藏窖應進行消毒或藥劑熏蒸。(3)藥劑防治:生產季節或近成熟期噴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連續1~2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