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ar tree white root rot 梨白紋羽病是一種主要為害根莖部的病原。一旦發生,危害性大,造成植株枯死。 [為害癥狀](1)根系。細根腐爛,根表面有褐色、水漬狀病斑,逐漸擴展到側根及主根,最后土中的根系大部分死亡,根皮變黑,易脫落。土壤濕度大時,根表面四周形成很多白色的隨小根生長的羽絨狀菌絲層,后期變茶褐色或褐色,根部還可能生長出細長的白塊。(2)枝干。新梢短。(3)葉片。有2種類型。急性型,初期新葉逐漸變黃,輕度萎蔫,后萎蔫逐漸加重至葉片枯萎。慢性型,樹勢衰弱,葉片瘦小。(4)果實。慢性型枯死前一年,常結果過多,果實極小,味淡,味酸。(5)植株。急性型一般7~15天全樹迅速死亡。慢性型可拖延1~2年。 [病原]病原為褐座堅殼Rosellinia necatrix (Hart.) Berl.屬子囊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基部集結成束狀,具有橫隔膜,淡褐色,上部分枝,無色。分生孢子卵圓形,單胞,無色,大小2~3μm。子囊殼黑色、球形,著生于菌絲膜上,頂端有乳頭狀突起,殼內長有很多子囊。子囊無色,圓筒形,大小(220~300)μm×(5~7)μm,有長柄。子囊內有子囊孢子8個,排成一列。子囊孢子單胞,暗褐色,紡錘形,大小(42~44)μm×(4~6.5)μm。菌核黑色,近圓形,直徑1mm左右,最大達5mm。(2)寄主。梨、葡萄、蘋果、柑桔、桃、李、櫻桃、柿等果樹及其他木本樹木、蔬菜和禾本科作物共34科60種植物。 [侵染]病原以菌絲、菌核、菌索在田間病株、殘根爛皮或土壤里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原由傷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健根與病根或病殘體接觸可傳病,苗木及砧木調運可隨進行遠距離傳播。 [發生規律](1)時期。多雨季節的梨盛花期至幼果期發病最重。(2)土質。濕潤和有機質多的輕沙質土壤適宜病原發生。(3)栽培因素。管理粗放,低洼漬水,偏施氮肥,間種不當,雜草叢生,施入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易發病。 [防治](1)檢疫:加強檢疫,杜絕調入并種植帶病且未消毒的苗木。(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和抗病砧木。做好水肥管理,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適當補充鉀肥,有條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埋壓作物稿稈、雜草等有機肥做底肥時,應加入適量石灰,讓其腐熟發酵,表土下沉后再定植。對干旱地區梨園,可增加覆蓋,以減少水分散失。發現重病苗木,一律燒毀。(3)藥劑防治:選用雜木山林開辟果園,建園前一年的夏天或秋天清除土壤內大小樹根,并以樹干為中心在樹冠下挖3~5條放射狀溝,溝深60cm,寬40cm,用53.8%金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或72%苯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進行土壤消毒;輕度帶病的苗木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退菌特800倍液浸根30分鐘進行根部消毒。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