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Pear blue mold異名 梨果貯藏過程中的常見病。梨果機械傷口多時可造成嚴重損失。 [為害癥狀]為害生長后期和貯藏期的果實。發病開始時,病斑近圓形,淡白色,很快腐爛,由外向內部深層擴展,果肉軟腐凹陷,病健部明顯,病果表面出現霉斑,菌絲初為白色后漸產生青綠色粉狀物,呈堆狀,腐爛果實有一股霉味。 [病原]病原為多種青霉菌,主要為擴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Link) Thom.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長達500μm以上,壁光滑或微粗糙,寬3~3.5μm,間枝3~6個,大小(10~15)μm×(2.2~3.0)μm;瓶狀小梗5~8個,大小(8~12)μm×3μm。分生孢子多,但孢子層不形成殼狀,先呈橢圓形,以后部分變亞球形,光滑,大小(3~3.5)μm×(1.9~2.4)μm,串生成長鏈。(2)特性。菌落粒狀或絨狀,僅在后期呈束狀,有時形成孢梗束,暗綠色,有白色的邊緣,最后變褐色;25℃青霉病發生擴展最快,降低溫度有一定抑制作用。病菌在0℃下也能緩慢生長,在長期貯藏中可陸續出現腐爛。(3)寄主。梨、蘋果、桃、杏、板栗等。 [侵染]病原越冬場所廣泛,在病果、病殘體、土壤內均可存活,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也可接觸傳播;通過各種傷口侵入,也能從皮孔侵入,其他病害的病斑上常被青霉繼發侵染。 [發生規律](1)環境因素。土窯貯藏初期和后期窯溫較高時病情發展快,冬季低溫時病情發展慢。(2)農業防治:包裝房、貯藏室帶菌發病重。破傷果發病重。 [防治]在采收、包裝、貯運過程中盡量避免造成傷口;病果、傷果要及早處理,不能長期貯存。控制貯藏窖內溫、濕度,不宜過高。在包裝房和貯藏窖應采用嚴格消毒措施,也可用藥劑熏蒸,方法是用每100立方米用硫磺粉2~2.5千克,摻適量鋸末,點燃后封閉48小時。也可以用1%~2%福爾馬林、4%漂白粉水溶液噴布熏蒸后密閉2~3天。然后通風啟用。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