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Coprinuscomatus 鬼傘是一類生活條件和草菇極相似的腐生真菌。常發生在栽培草菇的草堆上,是草菇栽培中最常見、為害最大的一種競爭性雜菌,造成草菇減產,甚至絕收。有時蘑菇菇床上也大量發生。 [為害癥狀]培養料面上長出菌柄細長、菌蓋呈彈頭狀至卵狀的傘菌,菌蓋顏色因種類不同而異,表面大多有鱗片毛,菌柄中空。老熟時菌蓋展開,菌褶逐漸變色,由白變黑,最后菌蓋自溶成墨汁狀,孢子在墨汁中。 [病原]鬼傘種類主要有:墨汁鬼傘Copronus atramentarius (Bull.ex Fr.) Fr.、光頭鬼傘C.fuscesens (Schaeff.) Fr.、糞鬼傘C.sterquilinus Fr.、長根鬼傘C.macrorhizus (Pers.ex Fr.) Rea.等。 [侵染]鬼傘一般生長于糞堆、肥土及植物殘體上,在受潮霉變的稻草、麥稈、棉籽殼、廢棉等培養料原料中帶有大量鬼傘類孢子,使用這種原料,未經堆制發酵或發酵不良,沒有完全殺死鬼傘類孢子,栽培后就容易導致鬼傘大量發生,這是鬼傘的主要初侵染源。另外,舊草簾或未經消毒的草簾往往也隱匿著大量的鬼傘類孢子,使用后易發生鬼傘。鬼傘類生長速度很快,子實體自溶后,其孢子隨墨汁傳播,引起再侵染。 [發生規律] 鬼傘喜高溫、高濕、偏酸性的生長環境,如果培養料發酵過度,pH值呈酸性時,極易誘發鬼傘大量發生。在營養上,鬼傘對氮素的要求高于草菇,培養料中添加麥皮、米糠及尿素過多,或添加未經腐熟的禽畜糞,在發酵時易產生大量的氨,既抑制了草菇菌絲的生長,又有利于鬼傘的發生,可加重鬼傘的危害。 [防治](1)農業防治:搞好栽培場地的環境衛生,新老菇房的室內外都要經過嚴格消毒處理。選用新鮮、無霉變的原料,使用前暴曬2~3天,殺滅殘留在原料中的鬼傘類孢子和其它雜菌。控制培養料中的氮素比例。添加含氮量高的輔助材料比例不宜過大,一般麥皮以5%、腐熟的禽畜糞以5%~10%為宜。原料要經堆制和高溫發酵,使料溫達60℃,保持3天,并及時翻堆。培養料可適當添加石灰粉,調節pH值達8~9。選用優質適齡生長旺盛的菌種進行接種,栽培種的菌齡以20~30天為宜。播種時適當增加菌種用量,加強草菇的菌種優勢,使其優先占領培養料,從而抑制雜菌的生長。(2)藥劑防治:菇床上一旦發生鬼傘的子實體,應及時摘除,病區可用5%的石灰水消毒,防止孢子繼續傳播為害。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