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Watermelon root-knotnematode disease 西瓜的主要病害,一旦發病,發病率很高,可以達到80%以上,造成嚴重的損失。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寄主為葫蘆科、豆科、茄科植物。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根部。全生育期都會受害。(1)苗期:苗期發病,病苗葉色變淺,葉緣枯黃,嚴重時死苗;幼苗根部產生淺黃色大小不等的根結。(2)成株:成主要危害根部。受害后,根部發育不良,根系少,側根和須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物,有時串生。新生根結初呈白色,有絨毛,后期變為褐色,且結成大塊,表面較粗糙。解剖根結,病部組織有乳白色線蟲。發病輕的植株癥狀不明顯,只有少數葉片變小,坐不住瓜;發病重的植株緩苗慢,不易長新藤,植株葉片明顯縮小,葉片發黃,瓜少而小,且多為畸形瓜,嚴重的植株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復,后青枯死.失去商品價值。 [病原]病原為南方根結線蟲1號小種Meloidogy neincognita var. acrita Chitwood,屬植物寄生線蟲。(1)形態:雄成蟲線狀,尾端鈍圓,無色,大小(1.0~1.5)mm×(0.03~0.04)mm。雌成蟲梨形,乳白色,大小(0.44~1.59)mm×(0.26~0.81)mm。(2)特性:線蟲的發育適溫為25~30℃,當低于5℃或高于40℃時,線蟲很少活動。 [侵染]根結線蟲主要分布在20厘米的土層內,尤其是3~9cm的上層內最多以卵或一齡幼蟲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靠病上、灌水、農具等方式傳播在上壤溫度20~30℃,上壤含水量40%~70%時,最適于線蟲的繁殖和侵染。土壤溫度低于10℃或高于40℃,幼蟲止活動地勢高燥、土質疏松、中性的沙性土壤,最利根結線蟲的活動和危害;連作地塊發病重。 [發生規律]發病田塊施肥,基本上以未腐熟有機肥為主,且直接表施于根際周圍。特別是施未經處理雞糞的田塊,發病最重。取部分雞糞到有關部門檢查,發現雞糞內有一定數量的根結線蟲。同時通過灌水等農事操作及攜帶農具傳播,使根結線蟲病得以擴散侵染。②發病嚴重的田塊周圍為水稻田,田間含水量較高,適于線蟲繁殖和侵染。同時土壤濕度高,使部分根系生長不良,根系傷口增多,利于根結線蟲侵入危害。③4~5月西瓜定植后,土壤溫度在10~20℃,適于根結線蟲繁殖。 [防治](1)農業防治:①病田與禾本利作物實行2~3年輪作,或改種菜椒、蔥蒜類等抗耐病蔬菜,降低土壤中線蟲量,控制或減輕對下茬西瓜的危害。②在無病區或選用無病土育苗。③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和澆水,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收獲后,徹底清除田園,把病殘體集中燒埋。同時深翻土壤25cm以上,把線蟲翻入底層或暴露于地表,可部分殺滅線蟲。④在夏季6月底至8月,春季大棚西瓜拉秧后,清除殘株、雜草,耕翻耙平后灌水、覆蓋地膜,然后密封大棚,使棚溫達到50~60℃,20厘米地溫達40℃以上,持續15天可殺死大部分線蟲,并可兼治其他土傳病害。(2)化學防治:①種植前,在病田開溝,溝深20厘米、溝間距30厘米,用莖線靈75kg/hm?,加水4500~6000千克,均勻施于溝內,隨即蓋土踏實,15天后翻耕透氣,即可播種或移栽。也可在定植時,穴施莖線靈75kg/hm?,集中殺死根際周圍的線蟲。②西瓜生長期間,發現根結線蟲病株要及時刨除根系,挖出病土,清除病殘體;對病穴及無病植株用1.8%齊螨素乳油3000~5000倍液灌根,間每隔15天灌1次,連灌2~3次灌根用藥液100~200毫升。也可結合澆水,在根際撒施5%力螨庫顆粒劑灌根4~5克,施藥深度5~10厘米,可有效控制根結線蟲病的發生。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