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Broad bean Rhizoctonia rot異名蠶豆莖腐病、蠶豆絲核菌莖腐病 立枯病是蠶豆的一種重要病害。常與根腐病混合發生零星發生,病株率5%~10%,嚴重時可達30%~50%,甚至全田枯死,對產量影響較大。分布廣泛。 [為害癥狀]蠶豆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主要侵染蠶豆莖基或地下部。(1)莖基:多在莖的一側或環莖現黑色病變,致莖變黑。有時病斑向上擴展達十幾厘米,干燥時病部凹陷,幾周后病株枯死。濕度大時菌絲自莖基向四周土面蔓延,后產生直徑1~2mm、不規則形褐色菌核。(2)地下部:染病呈灰綠色至綠褐色,主莖略萎蔫,后下部葉片變黑,上部葉片僅葉尖或葉緣變色,后整株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葉鞘或莖間常有蛛網狀菌絲或小菌核。(3)籽粒:造成爛種或芽枯,致幼苗不能出土,或呈黑色頂枯。 [病原]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絲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殘體內越冬。春天以菌絲侵入寄主,在田間輾轉傳播蔓延。 [發生規律]病菌侵染蠶豆溫限較寬,土溫10~28℃均能產生病痕,以16~20℃為最適。土壤過濕或過干、砂土地及徒長苗、溫度不適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2)栽培因素:與小麥、大麥等輪作3~5年,避免與水稻連作。春蠶豆適當晚播,冬蠶豆避免晚播。避免土壤過干過濕,增施過磷酸鈣,提高寄主抗病力。(3)藥劑防治:育苗床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1混合,每平方米用8克與10~15千克細土混勻,播種前取1/3鋪底,2/3蓋在種子上。發病初期噴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5%井岡霉素水劑40~50mg/kg。每隔7天噴1次,連續1~2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