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病毒病是蠶豆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一般病株率10%~20%,嚴重時病株率可達到30%以上,對蠶豆的產量和品質有較大的影響。在矮牽牛、千日紅上產生花葉,在普通煙、心葉煙、曼陀羅上產生壞死斑。各均有分布。 [為害癥狀]全株發病,癥狀有花葉型和黃化型2種類型。花葉型葉片皺縮卷曲肥厚,葉肉黃綠相間呈花葉狀斑駁,發病輕時病株矮縮不明顯,但頂端心葉多變黃或卷縮,發病重時病株明顯矮小,不開花結實。黃化型病株矮小,葉片黃且薄,莖直立,一般不萎蔫,后期病葉易早落。 [病原]該病為病毒性病害。病原病毒為菜豆黃斑花葉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簡稱BYMV。(1)形態:病毒粒體線狀。(2)特性:病毒在體外能存活1~3天。致死溫度55~65℃,稀釋限點1000~10000倍。 [侵染]在南方病毒在豆類作物上越冬或越夏,北方主要在越冬蔬菜或溫室豆類植物上越冬,第2年由苜蓿蚜傳播,發病后有明顯的發病中心。 [發生規律]氣候干燥發病重。菜豆田或棚室栽培蠶豆易發病。播種過早,苜蓿蚜發生多,土壤干旱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選種抗病品種。選擇無病、健康飽滿的種子播種。種植地塊遠離菜豆田和栽植菜豆的大棚或溫室。適期播種,不宜過早。苗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以防形成發病中心而蔓延開來。在蠶豆植株“下麻葉、中結莢、上開花”時,進行摘心,可減輕此病危害。(2)化學防治:及時噴藥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施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