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銹病是黃花菜的主要病害,種植地區均有分布,發生普遍。一般發生年減產10%左右,發病嚴重的地區,葉片發病率常在50%以上,有時高達100%。一般減產10%,流行年可減產30%以上。 [為害癥狀]危害葉片和花薹。最初在葉片和花薹上產生桔紅色稍凸起的瘡斑(病原夏孢子堆),埋于寄主表皮之下;孢子成熟后,表皮破裂,散落出黃褐色或桔黃色的粉狀物(夏孢子)。夏孢子堆的大小、形狀,夏孢子堆大而多,連結成片,葉片表層明顯翻卷,葉片漸枯黃,使其它葉片落一層黃褐色粉狀物;夏孢子堆小,表皮破裂程度也輕,夏孢子堆周圍往往失綠呈淡黃色。一般夏孢子堆排列不規則,散生。黃花菜生長后期,在葉片上生黑色長橢圓形或短線狀瘡斑(病原冬孢子堆),埋生于表皮下,非常緊密,一般表皮不破裂,內生黑色冬孢子。黃花菜銹病危害嚴重時整株葉片枯死,花薹短瘦或根本不能抽薹,花蕾易凋萎脫落。 [病原]病原為萱草柄銹菌Puccinia hemerocallidis Thum.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夏孢子黃色,單胞,卵圓形或橢圓形,大小(18~29)μm×(16~23)μm。冬孢子褐色棍棒狀,頂平,有的頂圓或尖,分隔處稍縊縮,大小(32~64)μm×(14~22)μm。孢子柄長約35μm,淡黃色。 [侵染]本菌為轉主寄生菌,除在黃花菜上產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另一寄主敗醬草的葉片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以冬孢子隨同病殘體留在地上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擔子及擔孢子,擔孢子成熟后借氣流傳播,危害敗醬草,在葉片上產生性孢子及銹孢子。銹孢子成熟后,借氣流飄移到黃花菜上,侵染發病。病株上的夏孢子在條件適宜時,可反復侵染黃花菜,引起病害流行。秋季出現冬孢子,進入越冬階段。 [發生規律]溫暖濕潤有利于發病。肥水不均,光照不足,密度過大,徒長纖弱等也易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選擇抗病品種,如荊州花、片子花、猛子花等品種較抗病。生長季節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尤其在黃花菜采收結束,徹底清除病株殘葉;并鏟掉敗醬草等雜草,噴灑0.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全面消毒。及時分株,更新老齡株叢,深挖覆土30厘米,并去掉部分老根,促進秋苗分株。苗齡過大的應及時更新,保持生產中以壯齡苗為主。結合挖覆土施足基肥;重施催薹肥,促使花薹粗壯;增施磷鉀肥,特別是磷肥。栽培田出現零星病株,及時摘除病葉或割去病株。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如片子花、高壟花、江蘇大烏嘴、湖南荊州花、葉子花等品種較抗病。四月花、細葉子則較感病。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不可偏施氮肥。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分株,做到合理密植,及時除草,尤其要注意鏟除田間地邊的敗醬草。(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