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黃花菜的主要病害,一般減產30%~50%。黃花菜發生早的苗期主要病害。為害黃花菜、蠶豆等。 [為害癥狀]主要危害花薹和葉片。病菌從葉片氣孔或傷口侵入,在葉脈附近出現暗綠色小斑,后迅速擴大為水漬狀、中部顏色較深的橢圓形斑塊,并與其它斑塊相連,形成大斑。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干燥時破裂,葉片易折斷,濕度大時病斑部有淡紅色霉層。花薹染病,癥狀與葉片相似,有時幾個病斑匯合成10多厘米長凹陷病區,影響花薹生長及花蕾的形成,或致花薹折斷而枯死。 [病原]病原為同色鐮孢Fusarium concolor Reink.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菌絲有隔膜,病菌產生大小兩型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無色,稍直或彎曲,具隔膜3~5個,多為3個,大小(24~77)μm×(3.2~5.5)μm。小型分生孢子單胞,卵圓形,發生少。分生孢子粳無色、棍棒狀,有數個隔膜,密集叢生于分生孢子座上。厚垣孢子球形,1~2個細胞,間生或頂生,平滑或稍具皺,大小(7~15)μm×(7~11)μm。(2)特性:病菌生育適溫15~20℃,最高35℃,最低8℃。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秋苗的枯葉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孢子萌發,產生芽管,侵染葉片或幼苗,經3天潛育即顯癥,顯癥后6~7天,病部又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春黃花菜枯死后,病菌可在枯葉和花薹上越夏,進入秋季侵染秋苗。 [發生規律]湖南產區3月中下旬始發,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流行。旬均溫17~18℃,相對濕度高于80%或陰雨后易流行。偏施氮肥,葉片生長柔嫩,土壤粘重,管理粗放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優良品種,如四月花、長嘴子花、白花、猛子花、茄子花、沖里花、細葉花、重陽花、冬子花、黑咀子花、長咀子等耐病或較抗病;高壟花、荊州花及莊子花則較感病。 黃花菜蔸齡達10年以上時,應進行更新復壯。多雨季節搞好田間開溝,防止漬水,保持田間排水良好和行間透風。采收期固定為操作行,以減少人為造成葉片、花莖的損傷。采收完后及時齊泥砍苗。合理施肥,把秋苗培育好,使秋苗健壯,增強抗病力。采摘黃花后迅速割苗,及時清除秋苗田的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春苗大量發生新葉時,追施氮肥不宜過多,并注意適時更新復壯老蔸。(2)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藥,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①用40%撲病佳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于黃花菜出苗、病菌孢子萌發但末發病時淋蔸或浸種苗;或在3~4月份用40%撲病佳可濕性粉劑400倍液低容量噴霧,每隔10~15天用藥1次,連續施藥2~3次。或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銹寧500倍液,或1∶1∶120倍波爾多液噴施。上述藥劑要注意交替或輪換使用或混用,以利提高防效,延緩產生抗藥性。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