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Asiatic rice borer異名蛀心蟲、蛀稈蟲、枯心蟲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廣泛分布于各省區。為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小米、蘆葦、蠶豆、油菜等。在南北稻區普遍發生。 [為害癥狀]幼蟲蛀食茭白植株的葉鞘、莖和肉,嚴重影響了茭白的產量和品質。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長江流域年發生2~3代,華南4代,海南島5代。(2)越冬。絕大多數二化螟以老熟幼蟲在茭白殘茬薹管中越冬,極少數在葉鞘中越冬。因薹管為活體,越冬幼蟲能繼續取食,并在不同節間轉移。越冬幼蟲以六齡幼蟲為主。(3)發生時期。3月底4月初開始有少量越冬幼蟲化蛹,4月中、下旬為化蛹高峰期,至5月上旬末結束化蛹。化蛹期約10天。4月中旬初,有少量蛹開始羽化,至4月中旬末、下旬初進入羽化高峰期。羽化高峰期持續至5月初,5月上旬尚有少量蛹羽化。 [形態](1)成蟲。雄蛾體長10~12cm,翅展20~25cm,頭、胸部背面淡褐色,復眼黑色或淡黑色,下唇須向前伸,前翅近長方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翅面散布褐色小黑點,中室頂端有紫黑色斑點1個,其下方有斜行排列的同色斑點3個,外緣有7個小黑點。后翅白色,有絹絲狀反光。(2)幼蟲。多為6齡,也有5齡或7齡,極少為8齡。老熟幼蟲淡褐色,體長20~30cm,體背有5條褐色縱線。(3)卵。卵扁平,橢圓形,長約1.2cm,寬約0.7cm。初產為乳白色,漸變為乳黃色、黑褐色、灰黑色。卵塊大多數呈長橢圓形,由數粒至數百粒卵粒組成,排列呈魚鱗狀。(4)蛹。蛹長11~17cm,圓筒形,初化時為淡黃褐色,腹部背面尚有5條棕色縱紋。 [習性](1)成蟲。成蟲趨光性不強,二化螟在植株上產卵部位以葉片為主,大多數產于葉片背面,少數產于葉鞘上。葉片上的卵塊高度與葉枕距離在30cm。(2)幼蟲。初齡幼蟲有群集性,長大后逐漸分散,從葉腋蛀入莖中。 [防治](1)農業防治。二化螟嚴重發生區,可在冬季或早春齊泥割掉殘株,并鏟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螟蟲。(2)化學防治。可選用殺蟲雙、三唑磷、倍硫磷、丙硫磷、蘇云金稈菌(Bt9201)菌劑等。幼蟲2齡期噴1.1%百部?楝?煙乳油 (綠浪)1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