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 [為害癥狀]發病的葉狀莖外觀癥狀呈枯黃至褐黃色,病莖略細且短,發病部位主要在葉狀莖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變為暗色不規則病斑,病健分界不明顯,組織變軟易折倒,濕度大時,病部可產生暗色稀疏霉層。 [病原]病原為新月彎孢霉Curvularia lunata (Walk.)Boedijn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灰褐色,表面光潔,頂端產孢細胞多芽生,略膨大近膝狀。分生孢子頂生或側生,倒卵形至梨形,略彎,大小(13.2~29.0)μm×(7.9~15.8)μm,多具3橫隔,兩端細胞色淺至無色或淡灰色,中間2胞暗褐色。(2)特性:生長、產孢及萌發適溫28~33℃。 [侵染]可能以菌絲體在病殘株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此菌在未腐爛的病組織中存活8個月。 [發生規律]在浙江余杭秋季栽培的荸薺,9月上旬即進入發病盛期,此間氣溫適宜,臺風暴雨頻繁,莖桿上易出現傷口,雨水利于分生孢子傳播和蔓延,10月后病情緩慢或停滯下來。土質瘠薄,土層淺或缺肥,地勢低洼,灌水過深易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與藕、茭白等水生作物輪作。種植田塊宜小,做到排灌分開,防止串灌、漫灌,以防病菌隨水流擴散。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抓住適期噴藥保護。生長期及時檢查,發現病株即行噴藥。(2)化學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在育苗前對種球莖浸泡18~24小時,在定植前再將薺苗浸泡18小時,同時剔除病弱苗。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80%402水劑2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藥每隔7天一次,連噴2~3次,雨后補噴,才能有效地控制該病。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