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Balsam pear powdery milde 白粉病是保護地中苦瓜的一種主要病害,造成的產量損失常達20%以上。 [為害癥狀]苗期至收獲期均可發(fā)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莖次之,果實較少發(fā)病。葉片發(fā)病初期,產生白色粉狀小圓斑,后逐漸擴大為不規(guī)則的白粉狀霉斑。病斑可以連接成片,受害部分葉片逐漸發(fā)黃,后期病斑上產生許多黃褐色小粒點。發(fā)生嚴重時,病葉變?yōu)楹稚菟馈V仓晟L衰弱,結瓜減少,生育期縮短。 [病原]病原為單絲殼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Poll.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均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該菌系專性寄生菌,只在活體寄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圓柱形,不分枝,無色。分生孢子橢圓形,單胞,無色,大小(30.2~39.5)μm×(7.38~22.12)μm。閉囊殼褐色,球形,直徑67.5~122.4μm,無孔口,表面有附屬絲。(2)特性。該菌系專性寄生菌,只在活體寄主上存活。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菌絲體或閉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溫暖地區(qū)病原輾轉為害。(2)傳播特點。第2年形成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后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引起病害蔓延擴展。 [發(fā)生規(guī)律](1)發(fā)病時期。盛發(fā)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和9~11月。(2)氣候因素。冬春季多雨雪或陰天,寒流次數(shù)多,造成棚室內溫度偏低和高濕環(huán)境,易導致病害流行。(3)栽培因素。栽培密度過大,澆水過量或澆水后遇陰天,偏施氮肥,棚室通風不及時,苦瓜長勢衰弱或生長過旺,均能促使發(fā)病。 [防治](1)農業(yè)防治。收獲后要及時清除病殘體。保護地要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露地栽培,在雨后要及時排水。(2)化學防治:定植前幾天將棚室密閉,用硫磺粉2.5g/m2,鋸末5g,拌勻后分別裝入小塑料袋中,分放在室內,于晚上點燃煙熏一夜。發(fā)病初期噴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 3 500~5 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40%氟奎唑乳油 8 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 500~6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 250~300倍液,隔10天后噴第2次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