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Bean Pythium rot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植株莖基部和根部。發病初期在近地面處莖部出現無色至暗褐色濕腐,嚴重的植株萎蔫或枯死。剖開病莖,莖內中空呈管狀,別于莖基腐病。 [病原]病原為終極腐霉菌Pythium ultimum Trow.。菌絲生長適溫32℃,最高36~40℃,最低4℃。 [侵染]病原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營腐生生活。條件適宜時病原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到幼苗上,從莖基部侵入,潛育期1~2天。濕度大時,病苗上的病原擴散后進行再侵染。 [發生規律]當苗床溫度低,幼苗生長緩慢,再遇高濕,光照不足,幼苗生長衰弱,則發病重。育苗期如遇寒流侵襲,不注意放風則會加劇猝倒病的發生。當幼苗皮層木栓化后,真葉長出,則逐步進入抗病階段。 [防治](1)農業防治。苗床應避風向陽,排水順暢,便于調節床土溫度,有利于采光。選用耐低溫弱光、早熟品種。育苗床必要時更新床土,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化學防治:在播種前15~20天,苗床用40%的拌種靈粉劑加50%福美雙粉劑按1∶1比例混合,取藥8g/m?混入40kg細干土中,拌成藥土。播種前先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后,取1/3拌好的藥土撒在床面上,然后再把催好芽的種子播好,最后把余下的2/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發現病苗立即拔除,并及時噴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 4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