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Young soya bean pod rot 莢枯病是毛豆的一種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造成莢枯和霉粒。病莢不結實,病粒霉爛,喪失發芽力,味變苦,稱臭豆子。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豆莢,也能為害葉片和莖桿。(1)豆莢:病斑暗褐色,后變蒼白色,凹陷,上輪生小黑點,幼莢常脫落,老莢發病萎垂不落,病莢大部分不結實,發病輕的雖能結莢,但粒小易干縮,味苦。(2)莖桿、葉柄:產生灰褐色不規則形病斑,病斑生有小黑粒點,病部以上干枯。 [病原]病原為豆莢大莖點菌 Macrophoma mame Hara.,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散生或聚生,黑褐色,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兩端鈍圓,大小(17~23)μm×(6~8)μm。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莢、病莖上越冬,亦可以菌絲在病粒上越冬,為初侵染病源。(2)傳播特點。病原借風雨傳播。 [發生規律]發病與結莢期降雨量多少有關,連陰雨天氣多的年份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或拌種雙粉劑拌種。(2)農業防治:建立無病留種田。發病重的地區實行3年以上輪作。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