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Young soya bean sooty blotch 煤斑病是毛豆的一種常見病害。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30%~60%,對產量有一定影響,嚴重時發病率達80%以上,葉片失去光合功能,影響產量。 [為害癥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淺褐色小點,漸發展成不規則紅褐至灰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大小為1~5mm。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淺褐色霉層。嚴重時病斑密布,葉片枯死脫落。 [病原]病原為菜豆尾孢霉Cercorpora cruenta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原子實層多生于葉背面,灰黑色。分生孢子梗淡褐色,直或小波紋狀,0~4個隔膜,項端圓錐形,有小型孢子痕,大小為(10~75)μm×(2.5~5)μm。分生孢子無色,倒棍棒形,基端倒圓錐形,項端圓至略尖,隔膜不明顯,4~14個,大小(25~120)μm×(2~5)μm。 [侵染]病原在病殘體上越冬。病原借助氣流傳播,形成初侵染,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 [發生規律]多在春、秋季發生。田間高濕、高溫、多雨是發病重要條件。連作地或播種過晚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密植,田間要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2)化學防治: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 8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 5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