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Summer squash gummy stem blight 蔓枯病是保護地中西葫蘆的一種重要病害,日光溫室發(fā)生最為嚴重,輕者減產(chǎn)10%左右,重者達20%以上。 [為害癥狀](1)苗期。多在莖的下部,病部呈油浸狀,后變黃褐色,稍凹陷,表皮龜裂,常分泌出黃褐色樹脂狀物,嚴重時病莖折斷,導(dǎo)管不變色。(2)成株。病莖表皮呈黃白色,枯干,潮濕時變黑褐色,后密生小黑點。葉片上病斑黃褐色,圓形,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上生小黑點,病斑擴展至葉面1/3以上時葉片即干枯。 [病原]病原為瀉根亞隔孢殼Didymella bryoniae (Auersw.)Rehm.,無性態(tài)為西瓜殼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 Smith,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tài)。病原在PDA培養(yǎng)基上生長速度緩慢,菌落近圓形,初為乳白色,后期變?yōu)榈S色,氣生菌絲發(fā)達。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徑為182.8~188.6μm,孔口明顯。分生孢子橢圓形或圓筒形,無色,雙細胞,大小(11.2~11.4)μm×(4.1~4.3)μm。子囊座半埋生于寄主莖蔓表皮下,子囊座中形成1個子囊腔。子囊腔球形至扁球形直徑為128.4~133.2μm,頂部略外露,壁膜質(zhì),黑褐色,孔口周緣壁深黑色,孔口直徑為26.6~30.6μm。子囊多圓筒形,無擬側(cè)絲,無色,稍彎,大小(100.9~108.9)μm×(11.1~11.5)μm。子囊孢子橢圓形,無色雙胞,兩細胞大小相等,分隔處縊縮明顯,子囊孢子大小(13.7~14.1)μm×(6.8~7.0)μm。(2)特性。菌絲生長適宜的溫度范圍是20~30℃,最適溫度為25℃,低于20℃、高于30℃菌絲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30℃,最適溫度為30℃左右,低于20℃,高于30℃子萌發(fā)率明顯下降。分生孢子的致死溫度為45.5℃。病原分生孢子在pH3~8范圍內(nèi)均能萌發(fā),最適為pH5~6,pH值高于6或低于5時,孢子萌發(fā)率迅速下降。(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黃瓜、冬瓜、西葫蘆、南瓜、西瓜、苦瓜等。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子囊殼在病殘體及架材上越冬和越夏。種子表面也可帶菌,發(fā)芽后病原直接為害子葉。(2)傳播特點。借風(fēng)雨傳播,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斑上產(chǎn)生病原繼續(xù)傳播蔓延,引起再侵染。病原發(fā)育適溫為20~24℃。 [發(fā)生規(guī)律](1)氣候因素。高溫多濕、天氣悶熱時,發(fā)病迅速。(2)栽培因素。重茬地,低洼地雨后積水,大水勤澆,缺肥,生長衰弱的地塊,發(fā)病均重。溫室及塑料大棚栽培,過度密植、光照不足、通風(fēng)不良時容易發(fā)病。 [防治](1)種子消毒。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浸種35分鐘,也可用種子重0.15%的50%可濕性粉劑多菌靈拌種。(2)農(nóng)業(yè)防治。建造溫室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溫室內(nèi)加強通風(fēng)透光,降低棚內(nèi)濕度。加強肥水管理:底肥中增施過磷酸鈣和鉀肥,在結(jié)瓜以前、雨后及澆水后及時中耕,發(fā)病后適當控制澆水,降低土壤及空氣濕度。在整個生長期間,要多次追肥,一般盛瓜期隔一水施一次肥,防止早衰,增強抗寒力。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收獲后要清潔田間,將病殘體清除。(3)化學(xué)防治。苗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g/m?進行床上消毒。溫室及大極在定植前要進行消毒,用福爾馬林對等量水加熱熏蒸6小時。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47%加瑞農(nóng)6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噴霧,葉蔓要噴布均勻。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