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hinese waxgourd Rhizoctonia rot [為害癥狀]出土前和出土后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受害。但發病時間不象猝倒病那樣集中,始發于子葉期至四片真葉期間;幼苗受害后莖基部產生褐色橢圓形或紡錘形凹陷斑,邊緣較明顯。發病初期幼苗白天葉片萎蔫,晚間恢復正常;以后病斑漸凹陷,擴大到繞莖一周時,莖基部干縮,葉片萎蔫不能恢復,最后幼苗干枯死亡,但不折倒。病部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病苗上不產生白色絮狀霉層,但形成淡褐色蜘蛛網狀的菌絲。這是與猝倒病的不同之處。 [病原]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初生菌絲無色,后為黃褐色,具隔,粗8~12μm,分枝基部縊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菌核近球形或無定形,0.1~0.5mm,無色或淺褐至黑褐色。擔孢子近圓形,大小(6~9)μm×(5~7)μm。 [發生規律]種子帶菌、營養土帶菌、農家肥帶菌或農家肥未充分腐熟易發病;苗床地勢低洼積水、營養缽澆水過多,致使營養土成泥糊狀、種芽、種根不透氣易發病;長期低溫、高濕、陰雨、光照不足發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子15分鐘。(2)農業防治。床苗排濕降溫,加強通風,增加光照。(3)化學防治。苗床土壤用土壤消毒散6克加細土地5kg/m2,拌勻后下墊上蓋。發病初期噴淋3.2%惡甲AS 300倍液,或15%惡霉靈AS 45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 1200倍液,或72.2%霜霉威AS 4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