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umpkin Fusarium wilt異名南瓜紅腐病 南瓜枯萎病是一種普通病害,較少發生。 [為害癥狀]幼苗染病,子葉先變黃、萎蔫或全株枯萎,莖基部或莖部變褐縊縮或呈立枯狀。成株開花結果后陸續發病,被害株最初表現為部分葉片或植株的一側葉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狀,但萎蔫葉早晚恢復,后萎蔫葉片不斷增多,逐漸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果實染病引起果腐,多發生在雨季近成熟的果實上,從果實傷口處先發病,后漸向瓜心蔓延,病果肉初黃色,后變為紫紅色,瓜腔染病后,迅速腐爛。在高溫干旱條件下,病情擴展緩慢,后形成污褐色堅硬的疤痕 [病原]病原為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 cucumerinum Owe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之分。①小型分生孢子生于氣生菌絲中,產生快,無色,單胞,橢圓形,大小(7.5~20.0)μm×(2.5~5.0)μm。②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無色,兩端漸尖,有1~5個分隔,多為3個分隔,大小(27.5~45.0)μm×(5.5~10.0)μm。(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西葫蘆、南瓜、黃瓜等。 [侵染]病原主要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土壤中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3年,其菌核、厚垣孢子存活能力更強,能抵抗高、低溫和干燥環境,即使通過家畜消化道后仍具生活力。采種時厚垣孢子可粘于種子上,播種帶病種子,發芽后病原即侵入幼苗,成為次要侵染源。根系的分泌物刺激厚垣孢子萌發,從根毛頂端細胞間或根部傷口侵入,先在細胞內或薄壁細胞間生長后進入維管束,在導管內發育,分泌果膠酶和纖維素酶,破壞細胞,阻塞導管,干擾新陳代謝,致植株萎蔫枯死。 [發生規律]發病程度取決于當年侵染的菌量和環境條件發病多在果實近成熟期。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易染病。連作地,有機肥未充分腐熟,土壤過分干旱,質地黏重是引起發病的主要條件。 [防治] ①實行與瓜類蔬菜4—5年輪作,前茬作物不能是甜瓜、黃瓜等瓜類蔬菜。 ②增施磷鉀肥,使植株健壯,增強抗病性。 ③用農抗120,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藥液交替灌根。 ④發現病株,及時挖除,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混合灌根。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