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Pepper Verticillium wilt 辣椒黃萎病多發生在生長中后期,其癥狀與辣椒枯萎病易混淆,需鏡檢病原才能區分。 [為害癥狀]多發于生長中后期,感病后植株矮化,節間縮短。發病初期植株枯萎,下部葉片上卷,葉緣或葉尖變黃,而后變為褐色。隨著病情的發展,整株植物永久性萎蔫,葉片黃化、脫落。莖基部的木質維管束組織變褐,向上擴展到枝條下端。 [病原]病原為大麗花輪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梗直立,有輪枝1~5個層,長110~200μm。分生孢子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3~7)μm×(1.5~3)μm。(2)特性。土壤中病原可存活6~8年。病原生長最適溫度為22.5℃,在30℃下,尚能緩慢生長,最適pH為5.3~7.2。(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茄科、豆科、葫蘆科、菊科、錦葵科、大戟科、唇形科、藜科等20科80種植物。 [侵染]病原以休眠菌絲、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病原可存活6~8年。病原從根部的傷口或直接從幼根表皮或根毛侵入,后在維管束內繁殖,并擴展到枝葉。病原借風、雨、流水或人畜及農具傳到無病田,成為第2年的初侵染源。 [發生規律]苗期和定植后低于15℃持續時間長,易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與禾本科作物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能實行水旱輪作。當土壤10cm處的溫度達到15℃以上時,辣椒開始定植,最好鋪光解地膜。灌溉時要選擇在晴天進行,要避免用過冷的井水澆灌,以免地溫下降幅度過大。生長期間宜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2)化學防治:用40%棉隆10~15g/m?與15kg過篩細干土充分拌勻,撒在畦面上,然后耙入土中深約15cm,耙平澆水,覆蓋地膜,10天以后播種或分苗。在苗期或定植前,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700倍液。每公頃定植田用50%多菌靈30kg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澆灌10%治萎靈水劑 300倍液,或8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 600倍,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 35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