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pper southern bacterial wilt異名辣椒細菌性枯萎病 辣椒青枯病是辣椒一種典型的土傳性病害。 [為害癥狀]一般在坐果初期發病。發病株頂部葉片萎蔫下垂,隨后下部葉片凋萎,最后中部葉片凋萎。發病初期植株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復,拔出植株可發現多數須根壞死,莖基部產生不定根或不定芽,部分病莖可見1~2cm大小褐色病斑。縱剖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嚴重時橫切面保濕后可見乳白色黏液溢出,有異味。死株仍保持綠色,但色澤稍淡。 [病原]病原為青枯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Smith,屬細菌。(1)形態。短桿狀,單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大小(0.9~2.0)μm×(0.5~0.8)μm,極生鞭毛1~3根。(2)特性。革蘭氏染色陰性。從10~40℃均可生長,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0~30℃,耐pH6~8,最適pH6.6。(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辣椒、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花生等50多個科的數百種植物。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隨寄主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最長可達6年之久。多從寄主根部或莖基部皮孔和傷口侵入。前期屬于潛伏狀態,條件適宜時,即可在維管束內迅速繁殖,使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莖、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萎蔫。(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蟲、操作工具等傳播。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當土壤溫度達到20~25℃,氣溫30~35℃,田間易出現發病高峰,尤其大雨或連陰雨后驟晴,氣溫急劇升高,水分蒸騰量大,易促成病害流行。(2)栽培因素。連作重茬地,缺鉀肥,低洼地,酸性土壤,利于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盡可能的與瓜類或禾本科作物輪作,堅持4年以上不與茄科、豆科作物重茬。整地時施用草木灰或石灰等堿性肥料,使土壤顯微堿性。增施鉀肥,也可抑制青枯病原的繁衍。育苗缽護根育苗。移栽時盡量少傷根系,培育壯苗。本田采取高壟深溝栽培,使排水通暢。澆水時要小水勤澆,使田間不旱不澇。田間發現零星病株,立即拔除。(2)化學防治:在出現發病條件但還未發病時,噴70%琥珀酸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7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500~6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施2~3次。零星發病后拔除病株,病穴用20%福爾馬林液或者20%石灰水液澆灌消毒。連片發病時,用濃度為100~200mg/kg的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灌根,隔7~10天灌1次,連續2~3次。灌根的同時噴施50%綠乳銅乳油 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