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Pepper bacterial spot異名辣椒細菌性斑點病 辣椒瘡痂病是辣椒的一種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發(fā)病率20%~30%,重病地可達100%。引起大量落葉、落花、落果,甚至毀種,使辣椒產(chǎn)量銳減。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莖蔓、果實和果柄處也會發(fā)病。(1)幼苗。育苗后期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始發(fā)病,下部葉片現(xiàn)銀白色水浸狀的小病斑,后變?yōu)榘瞪枷莶“撸绶乐尾患皶r會引起落葉,重病株下部葉片全落光,只留下苗尖。(2)成株。開花盛期發(fā)病,葉片上形成很多水浸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斑深褐色漸變?yōu)辄S褐色,邊緣色深,中部顏色較淡略凹陷,有時有輪紋。在連續(xù)晴好的天氣中形成的病斑邊緣隆起呈瘡痂狀,病斑直徑0.2~1.2mm。在陰雨天氣或是暴雨過后的葉片上的病斑少而大。如果病斑沿葉脈發(fā)生常造成葉片畸形。受害的葉片邊緣葉尖常變深褐色,不久脫落。莖部先現(xiàn)水浸狀不規(guī)則的條斑,擴展后互相連接,暗褐色,隆起,縱裂呈瘡痂狀。果實產(chǎn)生圓形或長圓形稍隆起的黑色瘡痂斑,邊緣產(chǎn)生裂口,潮濕時有菌濃溢出。 [病原]病原為野油菜黃單胞菌辣椒斑點病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Doidge)Dye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Doidge)Dowson,屬黃單胞桿菌屬細菌。(1)形態(tài)。桿狀菌,兩端鈍圓,大小(1.0~1.5)μm×(0.6~0.7)μm,具極生單鞭毛,能游動。(2)特性。發(fā)育適溫27~30℃,最高40℃,最低5℃,59℃經(jīng)10分鐘致死。(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辣椒、番茄。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在種子、病殘體上越冬,成為初侵染源,也可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病原與植株葉片接觸后,從氣孔或傷口侵入,在細胞間繁殖,致使表皮組織增厚形成瘡痂狀。(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蔓延。帶菌種子可作遠距離傳播。 [發(fā)生規(guī)律](1)品種因素。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大,以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發(fā)病最重。(2)氣候因素。在高溫多雨的6~7月份,尤其在暴風雨過后,傷口增加,有利于細菌的傳播和侵染,是發(fā)病的高峰期。雨后天晴極易流行。(3)栽培因素。氮肥用量過多,磷鉀肥不足,加重發(fā)病。種植過密,生長不良,容易發(fā)病。 [防治](1)種子消毒。先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浸種10分鐘,撈起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泡5分鐘。或用5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500倍液浸種30分鐘,洗凈后催芽播種。(2)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重病田塊應與非茄科蔬菜實行2~3年的輪作。培育壯苗,合理密植,定植后注意松土,增施磷、鉀肥,促進根系生長。改善田間通風條件,雨后及時排水,降低濕度。生長期及時清潔田園,清除枯枝落葉,收獲后,病殘體集中燒毀。(3)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噴5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4 000倍液,或47%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 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