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Eggplant Corynespora leaf spot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莖和果實。(1)葉片。發病初期葉片生褐色小點,擴大后呈星狀,邊緣不整齊。在潮濕條件下病斑擴大呈近圓形至不整齊形,有時病斑有少量的輪紋,邊緣無明顯的暈圈。在葉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病斑,大的直徑可達15mm,病斑數量多時引起植株早期落葉。(2)莖基部。初為淡褐色,稍后表面凹陷,最后呈干腐狀,表面生濃密黑色霉層,嚴重時引起上部萎蔫。(3)果實。在果面形成具有紫色邊緣的褐斑,濕度大的條件下病斑擴大,呈灰色,表面被以白色的菌絲,引起的腐爛可深入果肉2.5mm處。 [病原]病原為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et Curt.)Wei,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至暗褐色,分隔,直徑3.75~50μm。分生孢子梗直或微彎,不分枝,中間有時有膨大的節,褐色,基部細胞較大,頂端稍膨大,大小(60~960)μm×(3.75~7.5)μm。分生孢子通常單生,棒狀,直或略彎,偶有分枝,淡欖褐色。有4~19個分隔,分隔處不縊縮,有時在頂部略縊縮,將上段分割成1個小孢子,孢子大小(60~240)μm×(10~15)μm。在PDA上菌落深灰色,偶生孢子,孢子較小,45μm×(7.5~10)μm。 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茄子、辣椒、番茄、大豆、蓖麻、棉花、豇豆、黃瓜、菜豆、小豆、芝麻、西瓜等多種作物。 [侵染]病原在植株或種子上越冬,成為初侵染源。 [發生規律]病原在6~30℃均能發育,發病適宜溫度20~25℃。 [防治](1)種子消毒。播種前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52℃溫水浸30分鐘,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后催芽。(2)農業防治。苗期注意放風,不能灌水過量,雨季要清溝瀝水,降低濕度。(3)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 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