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Eggplant damping-off 猝倒病是茄子苗期的主要病害,可使幼苗成片死亡。 [為害癥狀]在種子萌發后、幼苗尚未出土前發病,造成爛種,不能出土,在腐爛的種子表面常有灰白色棉絮狀物。幼苗出土,子葉開始舒展而真葉尚未展開時染病,莖基部呈水浸狀后變黃褐色,病斑很快繞莖一周,病部收縮成線狀而后倒伏死亡。猝倒病發病速度快,往往子葉不蔫病幼苗就已折倒地面。倒伏幼苗在短期內仍為綠色,易拔出,觸摸病部,表皮很易脫落。嚴重時苗畦大片死亡。 [病原]病原為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屬鞭毛菌亞門真菌。此外還有德里腐霉P.deliense Meurs.,刺腐霉P.spinosum Sawada.,終極腐霉P.ultimum Trow和瓜果腐霉P.aphani dermatum. ,但各地優勢種不同。(1)形態。菌落呈放射狀,主菌絲寬6.2μm,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多間生,個別頂生或切生,大小19~24μm。藏卵器球形,光滑多頂生,個別間生,大小20~23μm。雄器1~3個,多為1個,呈囊狀彎曲,典型同絲生,無柄緊挨藏卵器,少數異絲生具柄,大小(9.2~12.3)μm×(5.5~7.7)μm。卵孢子球形、大小16~19μm,內含貯物球,折光體各1個。(2)特性。病原生長適溫為15~16℃。菌絲生長適溫32℃,最高36~40℃,最低4℃。(3)寄主。寄主有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類蔬菜幼苗。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該病原腐生性很強,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在病株殘體上及土壤中越冬。(2)傳播特點。條件適宜萌發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病原靠灌水或雨水沖濺傳播。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低溫、高濕,土壤中含有機質多,施用未腐熟的糞肥等均有利于發病。在育苗期間,由于長期15℃以下低溫、高濕、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苗床管理不當或幼苗徒長等都極易引發猝倒病。(2)栽培因素。在冬春育苗期遇連續陰雨、下雪或夏季播種后遇大雨,會引起猝倒病大發生。 [防治]以加強苗期苗床管理為主,藥劑防治為輔。(1)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邊浸邊攪拌,保持水溫恒定,15分鐘后放在常溫下浸種24分鐘,將種子撈出洗凈后放在25~30℃條件下催芽。(2)農業防治。選用無病新土或風化的河泥作床土。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幼苗出土后應往意苗床保溫。(3)化學防治。用舊苗床育苗,應對床土消毒,用65%的代森鋅粉劑 60g/m?,混合拌勻后用薄膜覆蓋2~3天,撤去薄膜待藥味揮發后使用。發病初期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每隔7~10天用1次,視病情程度防治1~2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