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Eggplant Fusarium wilt異名茄子萎蔫病 茄子枯萎病各地均有分布,茄子發(fā)病較輕,但也可達10%左右。
[為害癥狀]多發(fā)生在成株期。發(fā)病初期頂部葉片似缺水萎蔫,后萎蔫加重,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葉脈變黃,枯萎而死。病情嚴重時,整株葉片枯黃,黃枯的葉片不脫落。癥狀多表現(xiàn)在一、二層分枝上,也有同一葉片僅半邊變黃,另一半健全如常,劈開病莖,病部維管束變深褐色,易與黃萎病混淆。果皮發(fā)干,光澤度不好,品質(zhì)下降。枯萎的病程較長,15~30天枯死。
[病原]病原為茄尖鐮孢菌茄?;虵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genae Matuo et lshigami Schlecht.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可營腐生生活。病原從幼根或傷口侵入植株,進入維管束,堵塞導(dǎo)管,并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引起葉片黃枯而死。(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蔓延。
[發(fā)生規(guī)律]溫度達25~28℃,土攘潮濕時,極利于發(fā)病。連作地,移栽或中耕時傷根多,植株生長勢弱,發(fā)病重。
[防治](1)種子消毒。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消毒,洗凈后催芽播種。(2)農(nóng)業(yè)防治。實行3年以上輪作,實行輪作時不要與茄科蔬菜,如番茄、辣椒等連作。最也選擇前茬為蔥蒜類或禾本科作物的地塊栽培種植。選用抗病品種,可有效控制枯萎病的發(fā)生。采用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鉀肥。育苗時采用營養(yǎng)缽分苗,便于培育壯苗定植時不傷根,定植后緩苗快。以托魯巴姆作為茄子嫁接砧木,嫁接苗高抗枯萎病、青枯病、黃萎病的線蟲病,多采用劈接法。在緩苗后要及時進行打底葉,整枝打杈,以利于通風透光,整植株生長健壯。適當多中耕,提高土壤透氣性,使根系茁壯,增強抗病性。天氣干旱時要及時澆水,定植后到開花期間,因土溫較低,要采取隔壟澆水的方法,結(jié)果盛期要小水勤澆。雨量偏多時,要注意排水,不能使地面積水。(3)化學防治。①苗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g/m?,加土4~5kg拌勻,先將1/3的藥土撒在床面上,然后播種,再將其余的藥土撒在種子上。②每公頃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60kg,混入細干土,拌均后施于定植穴內(nèi)。③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懸浮劑 500倍液灌根。
更多問題,點擊聯(lián)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