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ucumber damping off 猝倒病是黃瓜苗期主要病害。保護地育苗期最為常見,特別是在氣溫低、土壤濕度大時發病嚴重,可造成爛種、爛芽及幼苗猝倒。 [為害癥狀](1)幼苗。種子萌芽后至幼苗未出土前受害,造成爛種、爛芽。出土幼苗莖基部受害呈現水漬狀黃色病斑,后為黃褐色,縊縮呈線狀,倒伏。幼苗一撥就斷,病害發展很快,子葉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死亡。濕度大時在病部及其周圍的土面長出一層白色棉絮狀物。(2)瓜條。瓜條受害瓜面出現水漬狀大斑,嚴重時瓜腐爛,表面長出一層白色絮狀物,稱綿腐病。 [病原]病原為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菌絲體白色棉絮狀,菌絲無隔膜,直徑2.3~7.1μm。孢子囊呈絲狀或呈不規則膨大,大小(63~725)μm×(4.9~14.8)μm,內含6~26個游動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徑14.9~34.8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滿器,直徑14.0~22.0μm。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腐生性很強,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在病株殘體上及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即萌發侵染瓜苗引起猝倒。(2)傳播特點。病原靠灌水或雨水沖濺傳播。 [發生規律]低溫、高濕利于發病。苗床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濕度偏大,易誘導猝倒病發生。土壤中含有機質多,施用未腐熟的糞肥等有利于發病。在黃瓜生長成熟期,田間應嚴格控水,避免水淹瓜果,否則瓜果腐爛,易發生綿腐病。 [防治](1)農業防治。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塊做苗床。用無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做苗床土,不要用帶菌的舊苗床土、菜園土或庭院土育苗。播種前,苗床要灌足底水,出苗后盡量不澆水。必須澆水時一定要選擇晴天進行。果實發病重的地區,要采取高畦栽培,防止雨后田間積水。黃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澆水,多中耕。注意及時插架引蔓,使瓜條不要著地坐果,以減輕發病。(2)生物防治。木霉菌劑藥效持久穩定,無殘留,對人畜和生態環境無害,是發展生態綠色農業較理想的生物菌劑,具有很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育苗時先把木霉菌劑用鼓皮或米糠稀釋100倍,攪拌均勻。然后按每平方米20~30g的量與黃瓜種子散撒在苗圃床上,再在上面蓋上3~4cm的浮土;秧苗移栽時使用。在秧苗移栽時,每穴坑中放人2~3克木霉菌劑再栽人秧苗,培好土即可。(2)化學防治:播種前15天翻松床土,用40%的福爾馬林原液30ml/m?,加水2~4L,噴施后覆蓋薄膜4~5天后再揭開,耙松放氣。在幼苗的發病初期,及時噴施72.2%普力克水劑 4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或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陪液,隔7~10天噴1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