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Cucumber bacterial wilt異名黃瓜青枯病、黃瓜細菌性萎蔫病 黃瓜細菌性枯萎病是保護地嫁接黃瓜的一種新病害。發病輕的大棚植株死亡率為30%,嚴重的全棚枯死。 [為害癥狀]在嫁接黃瓜上發病快,自根栽培的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開花結瓜期發病嚴重。初發病株基部莖蔓收縮變細,下部葉片光澤暗淡、萎蔫,中午明顯。病情逐漸發展,收縮莖蔓向上擴展,葉片向上漸次萎蔫,似缺水狀,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莖外表癥狀不明顯,橫剖觀察根部及莖基部(嫁接口附近),維管束變褐色,橫切面擠壓后流出乳白色黏質物,手指蘸液后慢慢移開,黏液被拉出半寸長絲。嚴重時靠地面莖部腐爛,且周圍可見白色菌膿,有惡臭味,病部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未見腐爛。 [病原]病原為嗜維管束歐文氏菌(黃瓜萎蔫歐文氏菌) Erwinia amylovora var. tracheiphila (Smith)Dy,屬細菌。(1)形態。桿狀菌,單生或雙生,大小(1.2~2.5)μm×(0.5~0.7)μm。(2)特性。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最適生長溫度25~30℃,最高34~35℃。(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黃瓜、甜瓜、西葫蘆、南瓜等,很少為害西瓜,還小麥等禾谷類。 [侵染]病原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原從根部傷口侵入,有時也可從莖基部侵入,引起黃瓜發??;種子帶菌,引起黃瓜發病。黃瓜條葉甲與黃瓜十二星葉甲攜帶病原,取食的同時,將病原傳到黃瓜上。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低溫高濕的環境,病害易發生。持續陰天,雨雪天氣較多,造成棚內溫度極低,加之光照少,通風換氣不良,棚內濕度過大,相對濕度在85%以上,這種條件下,大棚發病率多在30%~45%。(2)栽培因素。鄰作是小麥或上茬是甜瓜、南瓜、西葫蘆等,則此病重。自然條件下,自根栽培的黃瓜沒見發生此病,而嫁接栽培的黃瓜均有發生。 [防治](1)種子消毒。在70℃的恒溫干熱條件下,滅菌72小時,或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60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1.5小時,或用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然后沖洗干凈,催芽播種。(2)農業防治。實施輪作,與非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生長期和收獲后清除病葉,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要少澆勤澆,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在開花結果盛期增施鉀肥,可以在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化學防治。每公頃用50%多菌靈或五氯硝基苯30~60kg,與細土混合后,均勻施入土壤,大田消毒。發病初期,及時噴施14%絡氨銅水劑 300~4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蛴?0%琥?乙膦鋁5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 4 000倍液灌根,每株用150~200ml,隔10天灌根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