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Fennel Sclerotinia stem rot 菌核病是茴香的一種重要病害,以老菜區發生較多,發生嚴重時發病率可達30%以上,明顯影響產量和質量。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莖和葉柄。被害株呈凋萎狀,病部呈褐色濕潤狀,后變變軟腐爛,表面纏繞蛛絲狀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莖腔內產生黑褐色鼠糞狀菌核。 [病原]病原為核盤孢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盤初為淡黃褐色,后變褐色。生有很多平行排列的子囊及側絲。子囊橢圓形或棍棒形,無色,大小(91~125)μm×(6~9)μm;子囊孢子單胞,橢圓形,排成一行,大小(9~14)μm×(3~6)μm。 [侵染]病原以菌核和菌絲體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在適宜條件下,菌核萌發形成子囊盤,子囊盤產生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借氣流傳播蔓延。病部產生的菌絲體通過接觸擴大為害。 [發生規律]田間有馬齒莧、灰藜等雜草時,菌核病能侵染這些雜草并傳播到蔬菜上引起發病。病地連作,植地低洼,偏施過施氮肥,植株柔弱,易發病。 [防治](1)種子消毒。種子消毒可用10%鹽水洗種,再用清水反復洗種子幾次,晾干后再播種。(2)農業防治。從無病地或無病株上采種。輪作倒茬,可與蔥蒜類實行輪作。清潔田園。夏季高溫休閑期間,深翻土壤40cm,起高壟30cm。灌水,鋪蓋地膜,密閉棚室10~15天。用無病土培育壯苗。施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采用地膜覆蓋或應用無滴棚膜。保護地注意通風降濕,及時清除病株。深翻土地,把子囊盤埋入10cm以下土中。棚室內濕度達到85%以上時,棚溫可控制在22~25℃;如濕度不大,棚溫可控制在芹菜生長最適宜的15~20℃溫度范圍內;棚內夜溫不要超過15℃。棚室內杜絕大水漫灌,更不要造成畦內積水。棚內濕度大時要適當延長通氣時間,加大通風量。(3)化學防治。藥劑防治突出一個“早”字,要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隔7~8天噴1次,連續2~3次即可,藥劑可選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棚室內每畝用10%煙劑腐霉利或45%百菌清煙劑250g,熏一夜。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