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Tomato late blight異名番茄疫病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的一種主要病害。各均區均有發生。該病流行性很強,破壞性很大,常造成20%~30%的減產。 [為害癥狀]葉、莖、果均可受害,但以葉片和青果受害嚴重。(1)葉片。多從植株下部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以后逐漸向上部葉片和果實蔓延。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整形病斑,病健交界處無明顯界限,擴大后轉為褐色。空氣潮濕時,病斑會迅速擴展,葉背病斑邊緣可見一層白色霉狀物。空氣干燥時病斑呈綠褐色,后變暗褐色并逐漸干枯。(2)莖部。病斑由水漬狀變暗褐色至黑褐色,稍向下凹陷,病莖組織變軟,植株萎蔫,嚴重的病部折斷造成莖葉枯死。(3)果實。多從未著色前的青果近果柄處的果面開始,病斑呈不明顯的油浸狀大斑,逐漸向四周發展,后期逐漸變為深褐色,病斑稍凹陷,病果質硬不軟腐,邊緣不變紅,潮濕時病斑表面產生一層白色霉狀物。果實貯藏、運輸、銷售期間還可繼續受害,嚴重時可導致番茄大量毀壞。 [病原]病原為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屬鞭毛菌亞門真菌。(1)形態。菌絲有分枝,無色無隔,多核;孢囊梗無色,單根或多根成束,由氣孔伸出;孢子囊頂生或側生,卵形或近圓形,無色,頂端有乳突,基部具短柄,孢子囊中游動孢子少于12個。(2)特性。菌絲發育適溫24℃,最高30℃,最低10~13℃。孢子囊在溫度為18~22℃、相對濕度在100%左右時3~10成熟;當相對濕度低于95%時,孢子囊迅速失去活力。當孢子落在持續持有水滴的寄主葉片表面時,孢子囊才能產生游動孢子或休止孢子萌發并產生芽管,侵染才能發生;如果寄主葉片失去水滴,孢子則不能繼續侵染。臺灣王添成博士認為孢子囊萌發有2種方式,取決于溫度。第1種方式,當溫度低于21℃時,孢子囊在1~3內產生8個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形成的適宜溫度是12℃。游動孢子在水膜中游動片刻后,失去鞭毛和內胞囊,不久又產生侵染栓侵入到寄主體內。溫度在12~15℃時,游動孢子能迅速萌發,當溫度升高至21~24℃時,游動孢子能大量萌發芽管。第2種方式是當溫度在21~30℃時,孢子囊能在8~48內直接萌發產生芽管而不產生游動孢子,最適宜的溫度是21℃。病原菌侵入葉片時直接通過表皮和外層表皮的細胞壁,侵入后在細胞間生長,并在葉肉細胞內產生吸器,侵染2~3后出現褪綠病斑,在侵染5~7時病癥較為明顯。病癥出現后不久,孢囊柄從氣孔里伸出,并產生孢子囊,此孢子囊可以作為再次侵染的侵染源。(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番茄、馬鈴薯、茄子。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主要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馬鈴薯塊莖中越冬。(2)傳播特點。條件適宜時,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到番茄植株上,在田間形成中心病株。病原的菌絲在寄主細胞間或細胞內擴展蔓延,經3~4天潛育后,病部長出菌絲和孢子囊,并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侵染。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菌絲發育適溫24℃,最高30℃。 [發生規律](1)發病時期。番茄各個生育期都受該病為害,幼苗期、結果期為害最重。(2)氣候因素。白天氣溫24℃以下,夜間10℃以上,空氣濕度在95%以上,或有水膜存在時,發病重。持續時間越長,發病越重。遇春寒天氣,溫度低、日照少,病害會更加嚴重。(3)栽培因素。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間濕度大,易誘發此病。棚室栽培時,種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放風不及時,發病重。棚室栽培時,白天棚室氣溫在22~24℃,夜間10~13℃,相對溫度95%以上持繼8小時,或葉面有水膜,最易形成侵染和發病。 [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種子消毒可以消滅或減少種子帶的病原,常用方法有溫湯浸種和多菌靈藥劑處理。 (2)農業防治: 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組織,集中妥善處理。 避免種植過密,氮、磷、鉀肥配合使用,合理澆水,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 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合理密植。 采用高畦栽培,注意小水勤灌,選用無滴膜防止溫棚滴水,合理密植,早搭架,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午后適當通風,防止棚室高濕條件出現。 及時摘除病果病葉,打去下部老葉帶出棚外深埋或燒掉,注意田間操作不要接觸病株后再碰健株。 (4)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在清除中心病株、中心病葉后及時進行藥劑防治發病時可用40%疫霉靈可濕性粉劑300~400倍稀釋液噴霧或者,每7天1次。也可用粉塵法防治,即用噴粉器噴5%百菌清復合粉劑,每次每畝噴1公斤,傍晚噴施。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