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Tomato brown rot異名褐色腐敗病、番茄掉蛋 番茄綿疫病是番茄的一種普通病害。零星發生,個別地塊發病率高。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果實,也可以為害莖、葉等全株各個部位,各生育期均可發病。(1)果實。發病果實,先出現污褐色病斑,濕潤狀,不定形,后迅速向四周擴展,顯出深污褐和淺污褐色的輪紋,最后病斑可覆蓋大部分至整個果實表面,果肉腐爛變軟。病斑上長出許多白色絮狀的霉層,為病原的菌絲、孢囊梗和孢子囊。(2)葉片。葉片染病亦可產生污褐色不定形病斑,多從葉緣先發病,迅速擴展至全葉變黑枯死、腐爛,潮濕時亦長出白色霉層。 [病原]病原為病原有3種,分別是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辣椒疫霉P.capsici Leonian、茄疫霉P.melongenae Sawada.,均屬鞭毛菌亞門真菌。(1)形態。菌絲體絲狀、無隔膜。孢囊梗簡單、絲狀、無色,長度35~500μm。孢子囊頂生、單胞、卵圓形,頂端有乳頭狀突起,大小(28~59)μm×(24.8~43.5)μm,孢子囊萌發長出有雙鞭毛的游動孢子。厚壁孢子球形、單胞、淡黃色。卵孢子圓球形,直徑約30μm。(2)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茄科、葫蘆科等。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越冬,借雨水濺到近地面的果實上,從果皮侵入而發病。(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雨水及灌溉水,進行傳播再侵染。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陰雨連綿、相對濕度在85%以上,平均氣溫在25~30℃的天氣條件,特別是雨后轉晴天,氣溫驟升,最有利于綿疫病的流行。7~8月份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2)栽培因素。菜田低洼、土質黏重、整地和管理粗放,種植過密,田間通風透光性差等,均有利于綿疫病流行。 [防治](1)農業防治。與非茄科作物輪作,與蔥蒜類或水稻輪作效果較好。選排水良好地塊。定植前精細整地,溝渠通暢,做到深開溝、高培土,降低土壤含水量。及時整枝打杈,去掉老葉、膛葉,使果實四周空氣流通。采用地膜覆蓋栽培,避免病原通過灌溉水或雨水反濺到植株下部葉片或果實上。及時摘除病果、深埋或燒毀。(2)化學防治:植株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又值潮濕多雨高溫季節,應作一次預防性噴藥,一旦發現病害應立即加強噴藥防治。可選噴下列藥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30%綠葉丹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靠近地面的部位要重點噴藥,保護果穗,適當噴地面。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