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Tomato Fusarium wilt異名番茄半邊枯、番茄萎蔫病
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種土傳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對產量造成很大的損失。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莖部維管束,在作物花期或結果期開始發病。病初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黃,并向上發展,植株中、下部葉片在中午時呈褐色萎蔫,早晚恢復正常,隨病害發展,植株中、上部更多葉片開始發病萎蔫,但不脫落,至最后全株葉片萎蔫發黃,最后整株枯死。病癥有時僅出現在莖的一邊,或一片葉一邊發黃而另一邊正常。剖視莖、葉柄及果柄,可見其維管束均呈褐色。潮濕環境下,病株莖基部產生粉紅色霉,為病原菌的菌絲和分生孢子。病程進展較慢,15~30天才枯死,無乳白色黏液流出,有別于青枯病。
[病原]病原為番茄尖鐮孢菌番茄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 lycopersici (Sacc.)Snyder et Hanse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有大小2型。①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5個,以3個隔膜較多,大小(27~46)μm×(3~5)μm。②小型分生孢子長無色,單胞,橢圓形,大小(5~12)μm×(2.2~3.5)μm。(2)特性。生育適溫27~28℃,最高38℃,最低5℃。(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番茄、辣椒,茄子發病輕。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蔓延。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主,進入維管束,堵塞導管,并產出有毒物質鐮刀菌素,擴散開來導致病株葉片黃枯而死。
[發生規律]播種帶病種子,可引起幼苗發病。土壤濕度過低或過高,不適宜植株生長,有利發病。表土層淺,底土層板結,透水性能差的田塊發病重。土壤線蟲為害番茄根部造成傷口,易引起并發病。連作地,移栽或中耕時傷根多,植株生長勢弱的發病重。酸性土壤及線蟲取食造成傷口利于本病發生。
[防治](1)種子消毒。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洗凈后催芽播種。(2)農業防治:與非茄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發病初期要及時拔除病株,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配方施肥,適當增施鉀肥。采用新土育苗。(3)物理防治。高溫悶棚,利用夏季土地休閑期間,每公頃施入7500~15 000g石灰,進行耕翻灌溉,把土壤調整為微堿性,然后將大棚覆蓋后密閉,選擇晴天悶曬增溫,可達60~70℃連續高溫悶棚5~7天,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多種病蟲害。(4)生物防治。木霉菌劑是一種很好的生物殺菌劑,移栽時每株施用木霉菌劑2克。(5)化學防治。床面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10g/m?,加土4~5kg拌勻,先將1/3藥土撒在畦面上,播種后再把其余藥土覆在種子上。發病初期,可噴灑50%可濕性粉劑多菌靈,或36%甲基托布津懸浮劑 500倍液。此外,可用10%雙效靈水劑 或12.5%增效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100ml,隔7~10天灌1次,連續3~4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