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Tomato bacterial wilt異名番茄細菌性枯萎病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的一種重要病害。青枯病發病急,蔓延快,發生嚴重時會造成植株成片死亡,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為害癥狀](1)葉片。苗期雖有侵染,但不表現癥狀,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頂部、下部和中部葉片相繼出現萎蔫,也有一側葉片先萎蔫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中午明顯,傍晚以后又恢復正常。發病后如果土壤干燥、氣溫偏高,數日后即枯死。病株萎蔫致死時間很短,死時植株仍保持綠色,僅葉片色澤稍變淡,故稱青枯病。(2)莖部。病莖表皮粗糙,莖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濕度大時病莖上可見初為水浸狀后變褐色的1~2cm斑塊,病莖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病莖,用手擠壓或經保濕,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青枯病與枯萎病區別的重要特征是發病迅速,嚴重的病株經7~8天即死亡。 [病原]病原為青枯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ollanacearum (Smith)Smith,屬細菌。(1)形態。短桿狀,單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大小(0.9~2.0)μm×(0.5~0.8)μm,極生鞭毛1~3根。(2)特性。革蘭氏染色陰性。從10~40℃均可生長,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0~30℃,耐pH 6~8,最適pH 6.6。(3)寄主。這種病原可以侵染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煙草、芝麻、花生等。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若無寄主也可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最長可達6年之久。(2)傳播特點。病原通過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蟲、操作工具等傳播。多從寄主根部或莖基部皮孔和傷口侵入。前期屬于潛伏狀態,條件適宜時,即可在維管束內迅速繁殖。并沿導管向上擴展,致使導管堵塞,進一步侵入鄰近的薄壁細胞組織,使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莖、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萎蔫。 [發生規律](1)氣候因素。高溫高濕易誘發青枯病發生。連陰雨天過后天氣轉晴,易引起病害流行。(2)土壤因素。病原適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當土壤含水量達到25%時,有利于誘發青枯病。土溫25℃病原開始活動,活動最盛,田間會出現發病高峰。(3)栽培因素。幼苗不壯,多年連作,中耕傷根,低洼積水,控水過重,干濕不均,均可加重病害發生。 [防治] 1、選育抗病品種。 2、輪作嫁接??砂盐骷t柿與非茄科作物蔥、蒜、瓜類、十字花科蔬菜或水稻等實行4~5年以上輪作,或采用嫁接技術控制。 3、降低濕度。選擇排水良好的無病地塊育苗和定植。地勢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采用高畦種植,開好排水溝,使其雨后能及時將雨水排干。及時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 4、中耕除草。西紅柿苗生長早期,中耕可以深些,以后淺些,到西紅柿生長旺盛期,停止中耕同時避免踐踏畦面,以防傷根。 5、清除病原。若田間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帶出園地集中銷毀,清潔田園,并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20%石灰水。 6、藥劑防治。對青枯病藥劑防治重在預防首先是要防病治蟲,害蟲成蟲能造成植物傷口,在成蟲危害嚴重的地塊,要施用殺成蟲劑。其次是在植株生長初中期,用申嗪霉素和多粘類芽孢桿菌淋蔸,預防病害發生。 在進行藥劑防治的同時,適當噴施一些葉面肥,可以有效促進番茄恢復生長,而少施氮肥,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也能增強植株的抗病力。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