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Stem-cating lettuce gray mold 灰霉病是萵筍的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一般病株率在20%~30%,發病嚴重地塊在80%以上,損失率可達到50%以上。 [為害癥狀]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1)苗期。病部呈水漬狀腐爛,長有灰色霉層。(2)成株。發病多始于近地面的葉片,開始為水漬狀,以后迅速擴大,呈黃褐色,病斑上有輪紋,病斑上生出灰褐或灰綠色霉層;葉柄基部開始呈水漬狀,紅褐色,后基部腐爛,引起上部莖葉萎蔫;根頸發病開始呈水漬狀,并向四周擴展,引起莖部腐爛,天氣干燥,病株逐漸干枯死亡,霉層由白變灰變綠。(3)留種株。花器或花柄受害后呈水漬狀腐爛。 [病原]病原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侵染]病原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原借氣流傳播蔓延。遇有適宜溫度及葉面有水滴條件,病原從傷口或衰弱的組織上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后逐漸形成菌核越冬。 [發生規律]氣溫20~25℃的條件下易發病。露地栽培在梅雨季節后發生普遍。棚室栽培為害較為嚴重。植株衰弱或受低溫侵襲,相對濕度高于94%及適溫易發病。 [防治](1)農業防治。與百合科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收獲后及時處理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及時深翻,減少菌源。保護地栽培要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防止葉面結露。施足充分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2)化學防治:苗床期噴施42%特克多懸浮劑 3 000~5 000倍液,以培養無病苗。發病前每畝用3.5%噻菌特煙劑,或10%腐霉利煙劑,或15%灰霉靈煙劑250g,于傍晚熏煙防治,隔7天熏1次,連續3~4次。或噴5%滅霉靈粉塵劑,或6.5%甲霉靈粉塵劑,或5%利得粉塵劑,每畝每次1kg。露地栽培可噴42%特克多懸浮劑 1 000~2 000倍液,或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50%利得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 2 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或65%甲霉靈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