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Pear tussock moth 異名豆毒蛾、大豆毒蛾、腎紋毒蛾 屬鱗翅目,毒蛾科。為害萵筍、大豆、綠豆、棉花、甘薯、苜蓿、茶樹、柿、蘋果、櫻桃、海棠、柳樹、榆、刺槐、荷花、月季、海棠、茶花、杜鵑、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紫藤、胡枝子、懸鈴木等。大豆上普遍發生,嚴重發生時,受害株率可達90%以上,嚴重影響大豆生長發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南至臺灣、廣東、廣西、云南,東近國境線,西限自陜西、甘肅折入四川、云南,并再西延,采于西藏的墨脫、錯那。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俄羅斯、越南、印度。 [為害癥狀]以幼蟲取食葉片,吃成缺刻、孔洞,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剩葉脈。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長江流域一年發生3代。(2)越冬及蟲源:以幼蟲在枯枝落葉或樹皮縫隙等處越冬。(3)發生因素:在長江流域,4月份開始為害,5月幼蟲老熟化蛹,6月第1代成蟲出現。 [形態](1)成蟲:成蟲雄蟲翅展34~40mm,腹部較瘦。雌蟲翅展45~50mm,腹部較肥大。頭、胸部均深黃褐色,腹部黃褐色,雌蛾比雄蛾色暗。后胸和第2、3腹節背面各有1束黑色短毛。雄蛾觸角羽毛狀,雌蛾短櫛齒狀。前翅內區前半褐色,布白色磷、后半褐黃色。后翅淡黃帶褐色,橫脈紋及緣線色暗。前、后翅反面黃褐色,橫脈紋、外橫線、亞緣線、緣毛黃褐色。(2)卵:半球形,寬0.55~0.65mm,高0.4mm,初產淡青綠色,漸變暗。(3)幼蟲:體長40mm左右,頭部黑褐色、有光澤、上具褐色次生剛毛,體黑褐色,亞背線和氣門下線為橙褐色間斷的線。前胸背板黑色,有黑色毛;前胸背面兩側各有一黑色大瘤,上生向前伸的長毛束,其余各瘤褐色,上生灰褐色毛,除前胸及第1~4腹節外,II瘤上還有白色羽狀毛。第1~4腹節背面有暗黃褐色短毛刷,第8腹節背面有黑褐色毛束;胸足黑褐色,每節上方白色,跗節有褐色長毛;腹足暗褐色。(4)蛹:體長約20mm,紅褐色,背面有黃色長毛。腹部第1~4節背面有灰色疣突。 [習性](1)成蟲:成蟲具有趨光性,常產卵于葉片背面,每個卵塊有卵50~200粒。(2)幼蟲:幼蟲3齡前群聚葉背剝食葉肉,吃成網狀或孔洞狀。3齡以后分散為害,4齡幼蟲食量大增,5~6齡幼蟲進入暴食期,蠶食葉片。老熟幼蟲在葉背吐絲結繭化蛹。 [防治](1)農業防治。秋冬季節,清除田間枯枝落葉,減少越冬幼蟲數量。掌握在各代幼蟲分散為害之前,及時摘除群集為害蟲葉,殺滅低齡幼蟲。(2)物理防治。設置黑光燈或高壓汞燈誘殺成蟲。(3)藥劑防治。豆毒蛾幼蟲在3齡以前多群聚,不甚活動,抗藥力弱。掌握這個時機噴殺螟桿菌粉(每克含100億孢子)700~8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 2 000~3 0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2 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 3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 6 0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 6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6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 6 000倍液,或30%氰戊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35%賽丹乳油 2 500~3 000倍液,或20%滅多威乳油 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 000~1 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