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Mulberry tussock moth異名黃尾白毒蛾、桑葉毒蛾、金毛蟲、桑毛蟲、桑毒蛾 盜毒蛾Porthesia similis (Fueszly)屬鱗翅目毒蛾科,為害蘋果、梨、桃、李、杏、山楂、柑橘、櫻桃、柿、栗等。 [為害癥狀]幼蟲食害芽、葉,將葉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僅留葉脈。 [發生規律](1)世代。東北、華北每年發生2代,華東3~4代,華南5~6代。(2)越冬。以3、4齡幼蟲結繭在樹干裂縫、翹皮縫或枯葉間越冬。(3)時期。果樹發芽時越冬幼蟲破繭而出,危害嫩芽和葉片,5月中旬開始老熟結繭化,6月上旬陸續羽化為成蟲。4代發生區各代幼蟲發生盛期依次為6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在2代區,4月果樹發芽時越冬幼蟲破繭而出,為害嫩芽和葉片,5月中旬開始老熟結繭化蛹,6月上旬陸續羽化為成蟲,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為第1代成蟲,交尾產卵繁殖第2代幼蟲,2代幼蟲為害至10月達3齡尋適宜場所越冬。 [形態](1)成蟲。雌體長18~20mm,體翅均為白色,頭、胸、足及腹部基半部白色帶微黃。前翅后緣近臀角處和近基部各有一個黑褐色斑。雌體腹部肥大,末端有金黃色毛叢(2)卵。扁圓,中央稍凹,灰黃色。(3)幼蟲。體長25~40mm,頭暗褐色,體黑褐色至黑色;前胸盾黃色,上有兩條黑色縱淺;背線紅色,前胸背板兩側各有一個向前突出的紅色大瘤。(4)蛹。蛹長12~16mm,長圓筒形,棕褐色,胸腹各節有幼蟲毛瘤痕跡。(5)繭。長橢圓形,較薄,上附幼蟲體毛。 [習性](1)成蟲。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卵成塊產于葉產背或枝干上。(2)幼蟲。初孵幼蟲先取集葉背取食葉肉,3齡后分散危害,蠶食葉片,老熟結繭化蛹。 [防治](1)農業。在越冬前在樹干上綁草把,引誘幼蟲潛伏越冬。早春可解除集中處理。也可刮除樹皮,清掃果園落葉,消滅越冬幼蟲。在發生危害初期,及時摘除卵塊。小幼蟲群集危害未分散之前,摘掉蟲葉,殺滅幼蟲。(2)藥劑。幼蟲發生期噴施BT乳油6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 2 000~2 500倍液,或35%賽丹乳油、20%殺滅菊酯、10%賽波凱乳油2 000~3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